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滿意現在的自己,雖然想轉職換工作但過去都做類似的職務,就算有新的工作機會,內容也跟現在做的差不多。到底該怎麼辦呢?
商益 Podcast 「聽進理投」由商益總編李柏鋒主持,節目主題包含生活理財、股市投資、債券投資、房地產投資以及各種最新的商業趨勢。鋒哥在本集(EP11)討論想抗通膨可以做的兩件事:財務投資與能力投資,也聊聊在 ChatGPT、Midjourney 等 AI 技術越來越進步的現在,我們該如何跟 AI 合作來保有自己的工作呢?
每當年輕的朋友即將大學畢業或開始面試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時,問我如何選擇和規劃未來幾年的職涯,我都建議他們思考這幾個問題:我應該根據薪資待遇、我個人的興趣和熱情,或者是我的強項,來選擇未來的工作或職業道路?但對於進入職涯下半場的人來說,則要考慮自己是否想繼續做,以及釐清自己擅長的技能有哪些。
1111 人力銀行在 2019 年調查發現,有 44% 的受訪上班族表示有意願成為網紅,因為網紅的工作時間彈性,內容有趣,自由度也高。但是網紅也要面對演算法、薪酬差異、心理健康等等的壓力。
工作本身包含的面向很廣,包含短期內要完成的任務,中、長期的專案,一起共事的同事、長官、部屬等。Marcus Buckingham 認為,只要在現職中找到至少 20% 能夠全心投入的事情,就能大幅減少倦怠感受。但是我們要怎麼在現職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呢?
《關於工作的 9 大謊言》的作者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接受哈佛商業評論的專訪,談為什麼人們在工作中難以得到滿足。他說:疫情讓工作者重新與自己展開對話,去思考工作之於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