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央行、金管會都認為穩定幣可能對金融穩定帶來影響,但台灣在穩定幣法規的立法進程中顯得遲緩,不僅主管機關不明。雖然金管會限制業者只能發行「非穩定幣」,倘若業者真得發行穩定幣,其實也無法可管。
《讀賣新聞》日前專訪日本銀行總裁植田和男,指出若日本銀行確信物價和工資會持續上升,結束負利率將是可能的選項;在那之前會維持寬鬆政策。儘管如此目前仍「時候未到」,但日銀認為判斷材料(工資水準提升)可望在年底前出現。
各大央行在面對趨緩經濟時,採取不同的政策決策,例如歐洲央行選擇升息、聯準會暫停、中國央行降低中期貸款利率以及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這種差異可能反映出不同地區的經濟狀況和需求,而通膨則是這些決策的主要考量。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差異也使得匯率和債券市場產生波動。
央行理監事會在 15 日的會議中決定暫停升息,並指出服務類價格具有僵固性,且通膨發生質變。央行預測,今年第 4 季 CPI 及核心 CPI 年增率可分別回落至 1.95% 及 1.90%,降至 2% 的通膨警戒線之下。然而,有研究員認為這個預測過於樂觀,因為房租漲幅至少持續到今年底,加上疫後娛樂需求復甦,偏高的通膨率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