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聯徵中心更新「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揭露買房年齡佔比、平均授信額度、核貸成數等資訊。

立法院在今年一月宣布平均地權條例通過,並且內政部宣布這次修正案不會溯及既往。投資客們聞訊歡欣鼓舞,原本站在多軍同一陣線的建商們,卻反過來抨擊這項措施。為什麼同一個不溯及既往的政策一出,卻是天差地遠的兩種反應呢?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第 1 季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新台幣 4,119.86 億元、年增 28.12%;若扣除商辦、廠辦建案,則北台灣今年第 1 季住宅推案量僅 2,316.49 億元、年減 22.59%。

美國地產大亨 Sam Zell 最近公開表示「遠距工作簡直狗屁不通」,又引起「在家上班有沒有比辦公室好」的討論。

中央銀行 3 月拍板升息半碼(0.125 個百分點),郵儲利率走揚,財政部公告,公股行庫開辦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配合調升利率,一段式機動利率達 2.025%,衝破 2% 大關。

房地產經紀公司 Home Bay 最近的調查,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住戶後悔去年搬新家。房仲指出,通貨膨脹跟升息這兩件事讓房租跟房價上漲,使得人們必須縮減支出,例如有些人選擇搬去小一點的地方以節省租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升息」絕對是標準的房價利空因素,升息必然會讓房價產生向下修正的壓力。然而卻有相當多以房地產維生的業者們、名人們,會利用民眾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而曲解升息對房市的影響,導致消費者做出與事實背道而馳的買賣屋決定,進而導致數百數千萬的賠錢風險。

2022 年房市在政府打炒房、升息等利空籠罩之下,七都多個行政區 2022 年交易量跟 2021 年相比,出現腰斬狀況,其中又以新竹縣新埔鎮交易量跌 7 成,全台最多。然而,房價並未像交易量一般走跌,反而持續上揚。

從統計數據來看,台灣房地產在全球確實是相對昂貴,但是,價格高不等於不合理。因為市場機制下,那個物件的生產力就是這麼高,高到撐起 1 坪 90 萬的價值,這就是市場機制下的合理價格。

樂居科技舉辦 2023 房市預測記者會,創辦人李奕農回顧 2022 年的房地產市場概況,分享樂居的統計數據與研究結果,提出 2023 年的房市趨勢分析。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