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 38 歲的保戶脊椎開刀(腰椎間盤切除),之前每年繳 2 萬的保費繳了 10 多年,實際理賠時只有 4 萬多元的金額,怎麼會這樣?保險松鼠在這篇文章分析投保終身醫療險、終身手術險要注意的事。
很多年輕人剛出社會,爸媽就說:「你已經開始會賺錢,該把保單接回去自己繳了。」一句話讓原本可以自由規劃的資源與保障被限制住了,這時候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如何好好跟父母談保險!
全球人壽近期推出「臻心 85 防癌定期健康保險附約」,針對「嚴重」「特定部位癌症項目」給付「每月扶助金」,主打 3、4 期 19 項癌症每月給付照顧津貼,但要留意非前述癌症時保險金不多,保障效果有限。
想保失能險,但是保險公司的失能險商品給付內容不同,該如何比較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品呢?
股債動盪,壽險業淨值面臨嚴峻考驗,金管會統計,壽險業 9 月底淨值驟降至新台幣8,285 億元、單月大減 5,385 億元,壽險業淨值單月減降金額較 2020 年 3 月COVID-19 釀股災時更劇烈。
常見有些父母在子女還小時,以自己為要保人,子女為被保險人與受益人購買保單,等到子女長大有能力自行支付保費時,父母想把要保人改成子女,「保單變更要保人屬於贈與行為,須依規定申報及繳納贈與稅。」
本文分析「富邦醫起寶重大傷病險(SWS)」,也跟「國泰鍾心滿滿」與「新光金安心卡」比較。保險松鼠提醒:購買還本型保險之前,千萬留意自己有無能力在繳費期間內繳完,不是評估現在有能力繳就買,而應該想想未來的五年、十年、十五年有無能力繳完。許多保戶購買商品時會想有保障又可以存錢,一舉兩得,幾年過後因人生階段不同、生活型態改變或意識到保障額度偏低,回頭檢視保單時卻因為預算不足而無法增加保單,而調整長年期商品(降低保額、解約或減額繳清)時會有虧損的狀況,面臨兩難。
去年元大實支實付 JR 停售,及宏泰之前調整實支實付率鬧得沸沸揚揚,造成後續一年不得銷售保證續保的健康險,兩家公司最近都推出了新實支實付,本篇文章從保費、保障額度、理賠項目、保單條款等角度示範如何比較實支實付醫療險。
LINE Bank 表示將投入純網保市場,指出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透過網路投保,LINE Bank 將先從汽機車保險市場開始佈局。
雖說特定傷病險跟重大傷病險兩者保障疾病項目範圍不同,有部份疾病重疊,但最重要的是理賠門檻跟標準,要達到特定傷病條款中的門檻難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