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股債比 60:40」的資產配置策略讓投資人痛苦不已。到了 2023 年,這樣的配置似乎又重回檯面之上。
商益 Podcast 「聽進理投」由商益總編李柏鋒主持,節目主題包含生活理財、股市投資、債券投資、房地產投資以及各種最新的商業趨勢。鋒哥在本集(EP9)討論「要不要投資債券」,也分享了投資債券的三種功能。
理財已是全民運動,但大家理財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根據中租基金平台與關鍵評論網合作的調查顯示,多數投資人的理財目標,都與退休及子女教育金有關,可見國人理財的目的,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當下獲利而已,而是把眼光放在更長遠的未來。
商益 Podcast 「聽進理投」由商益總編李柏鋒主持,節目主題包含生活理財、股市投資、債券投資、房地產投資以及各種最新的商業趨勢。鋒哥在本集(EP5)分享通膨時代下的求生之道,包括職場與投資該如何規劃,也談到如果想借錢投資該注意哪些事。
日本向來是全球最大美國公債買家之一,幫忙壓低了美國企業及消費者的借貸成本,如今狀況丕變。投資人擔憂,日本政府拋售美國短債支撐重貶的日圓,恐讓日本買盤一去不回頭。
美國財政部發行的通膨保值儲蓄債券「I 系列債券」(簡稱I Bonds)若趕在 10 月 28日期限前購買,利率可高達 9.62%,引爆搶購熱潮。美國財政部光是 10 月最後一週就發行了規模高達 19.5 億美元的I Bonds,總額超過2021 會計年度。短短一年內,TreasuryDirect 網站就新創約 370 萬個帳戶,超越過去 10 年合計創立的 240 萬戶。
最近股市與債市都下跌,投資人可以趁這個時間調整資產配置。本文除了股債配置的建議外,也談到有本金跟沒本金的人可以怎麼投資。
本篇文章介紹「美國全市場指數型基金」(VTI)、「全球全市場指數型基金」(VT、VXUS)、「美國債券指數型基金」(BND)等 ETF,條列費用率、持股分佈比較,並回測不同資產配置的報酬率,投資人也可以自己實作,判斷哪一種股債配置最適合自己。
指數化投資能用於分散個別證券的風險,資產配置則用於分散特定資產種類的風險。有人說,這些分散風險的方式,在資產小的時候都沒必要,真的是這樣嗎?這篇文章即從成本、報酬和風險三個角度,來探討不同資產大小的人所面臨相關狀況的異同,以及這些說法的合理性。
大部分的投資人,依照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尋寶型投資人,第二種是挖礦型投資人。一個要搶得先機,一個要找到資訊落差,不論哪一種,都得花上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本篇文章就來分享一種一定可以打敗大盤的方法。
黃金價格在今年三月初因市場對升息預期,帶來的避險需求而抵達高點之後,日漸滑落,如今已將挑戰 1,700 美元的整數價位,並且也逼近高點下跌 20% 的熊市關卡,是時候該了解一下目前黃金市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