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9 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從 8 月的 108.7 下滑到 103,是該指數 2020 年 12 月以來的最大下滑幅度,顯然消費者明顯感受到通膨逐漸吃掉購買力。消費者預期指數則下滑至 73.7,顯示明年極有可能發生經濟衰退。隨著民間消費力道逐漸枯竭,信心指數下滑將對民間消費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半導體新創公司耐能智慧獲得總額達 9700 萬美元的融資,將用於加速其人工智慧晶片的生產及佈局。在眾多投資者中,鴻海最讓市場感到興趣,外界認為鴻海開始將發展領域延伸至電動汽車和半導體。耐能智慧希望藉由這波「鈔能力」支援,專注 AI 晶片的研發並挑戰 Nvidia。
根據中信里昂證劵提供的資料,中國擁有至少 130 個 LLM,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和華為均推出自家產品,競爭之激烈被形容為「百模之戰」。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增加,資金及硬體都缺乏資源下,中國 AI 將面臨一場大洗牌,只有少數有經驗創辦人的新創公司得以存活。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總裁 Austan Goolsbee 認為通膨將持續維持在 2% 以上,加上債王 Bill Gross 上周表示美國政府的龐大負債將讓聯準會必須維持高利率,意味著緊縮政策會比市場預期更久,也讓外界認為經濟步入衰退的機率升高,同時為持續創高的油價踩下煞車。
JPMorgan 全球併購部門主管 Anu Aiyengar 表示,市場約有 2 兆美元的資金正在尋找投資機會,其中約 1000 至 1500 億已經鎖定印度。除了科技和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和能源轉型也是驅動印度 M&A 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
加拿大勞工組織 Unifor 24 日宣佈同意 Ford 提出的新勞資協議,協議中包括 3 年內加薪 15% 及每位員工 10,000 加元的工作獎金。外界認為此協議顯示工會與車廠談判誠意,也為之後與 GM 和 Stellantis 的協議劃下協商底線。
Zuckerberg 夫妻日前宣布將建造一個高速運算系統,透過 AI 將細胞編目紀錄,並預測人體患病時的細胞行為。所有數據將被用來進行新研究,目的是在西元 2100 年消除所有人類疾病。雖然時間跟金錢成本難以估計,項目也才處於初期計畫階段,但學界對此感到期待且興奮。
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21 日出具研究報告指出,雖然聯準會會維持一段長時間的高利率,但 AI 帶來的龐大商機將驅動科技股成長。Ives 相信即使聯準會再升息 1 碼,AI 的成長潛力及龐大商機足以支撐科技股度過高利率時期,新的科技股牛市正在展開。
聯準會從 2022 年 3 月啟動升息循環,在 18 個月內升息 5.25%,幅度之大史上罕見,但美國經濟不僅未見衰退,連「軟著陸」也未見跡象。 下降明顯的 CPI 也於 7 月開始再度攀升。強勁的就業市場支撐消費、高漲的油價及美國政府不斷增加的赤字,讓殖利率短期內難以下降。
微軟於 21 日發表會推出 Microsoft Copilot,並宣布將於 9/26 與 Windows 11 一併推出。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表示微軟致力於讓 Copilot 成為改變使用者工作方式的最佳 AI 助手,讓使用者跟組織達成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