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uard(先鋒集團),每年底會發布報告,探討下一年的經濟展望,並預計未來 10 年的市場報酬。指數化投資人要怎麼參考報告的數據來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
被動投資並不代表沒有任何主動的選擇,投資人可能會因為投資工具、資產配置、個人財務、心理因素及個人理念等因素而選擇調整自身的配置,本文即介紹一些常見的可能配置考量。
想投資美國股票或 ETF,主要有開立海外券商與國內券商複委託兩種方式。本文比較兩種投資方式的優缺點,不同的投資人可依自身狀況來做適合的選擇。
直接投資債券 ETF 或是直接購買債券,哪個比較好呢?哪個能讓現有的預期報酬長久穩定呢?本文主要從風險、報酬、配息三個角度來作探討。
有人說退休之後,轉而使用高股息 ETF(例如 0056)或其他高配息的標的,以配息支應退休後所需的現金流,本文從幾個方向討論這樣的選擇對退休到底有沒有利。
「存股」是台灣近年來很流行的名詞,如果運用在 0050 這樣的台股市值型指數ETF 上,有什麼應注意的地方嗎?本文即以此出發,探討儲蓄與投資等相關的觀念。
指數化投資能用於分散個別證券的風險,資產配置則用於分散特定資產種類的風險。有人說,這些分散風險的方式,在資產小的時候都沒必要,真的是這樣嗎?這篇文章即從成本、報酬和風險三個角度,來探討不同資產大小的人所面臨相關狀況的異同,以及這些說法的合理性。
不少人把「追求零成本」當作一種投資目標,但實際上所謂零成本是一種對投資成本和報酬之間關係的誤解,基於此作出投資決策時常是不利的。
因通膨、升息等因素,許多債券 ETF 的大幅下跌以及帳面上的損失,引發不少對債券部位的疑慮。本文即舉例說明利率變化對債券 ETF 報酬的影響:其實利率上升造成的下跌,反而會讓債券 ETF 的長期報酬增加,純粹的利率風險並不會造成永久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