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思維 2022/12/22

【聽進理投】1,000元能買的東西變少了!想投資自己抗通膨該怎麼做?|商益總編李柏鋒主講

商益 Podcast 「聽進理投」由商益總編李柏鋒主持,節目主題包含生活理財、股市投資、債券投資、房地產投資以及各種最新的商業趨勢。鋒哥在本集(EP11)討論想抗通膨可以做的兩件事:財務投資與能力投資,也聊聊在 ChatGPT、Midjourney 等 AI 技術越來越進步的現在,我們該如何跟 AI 合作來保有自己的工作呢?

商益
Photo Credit:商益

「聽進理投」EP11 由商益總編李柏鋒主講,這一集是商益小編提出自己的煩惱,是聽進理投 Podcast 首次以 QA 的方式來呈現!

Q:實質薪資因為通膨而負成長,同樣的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想投資抗通膨該怎麼做?

A:投資分兩部分,一個是財務投資,一個是能力投資。今年你覺得外食漲很多快受不了,但真正恐怖的不是短期劇烈的通膨,而是長期的通膨,

一般人不太重視長期通膨的問題,過去 20-30 年來,物價每年漲 1-1.5%,短時間沒感覺,但是幾十年的複利成長非常很可觀,例如以前便當一個 50 元,幾十年後漲到 80 元或是超過 100 元了。這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你有感的時候反而來不及因應。

到了年底,每個人都要檢討一下,自己出社會多少年了,收入成長的幅度有沒有比物價成長的幅度還高?如果薪資沒成長,就要檢討自己的能力是否都沒進步。

也許你的能力有成長,但是公司沒看到你的能力增加,甚至不願意用薪水來肯定你的進步,低估了你的價值,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跳槽,回到就業市場重新估價。

Q:如何檢核投資自己有成效?

A:最簡單就是看自己的薪水有沒有增加,加薪的額度有沒有比你投資進去的還要多?如果花了幾萬元辛苦進修,過了一年薪水增加幅度低於投資金額,很明顯是投資失敗。例如花了 10 萬進修,結果一整年薪水才增加 3.6 萬,很明顯就是賠了。

如果你很努力進修,最後投資失敗反而賠錢了,改善的方法是針對你需要的地方進修。

例如簡報課一直是很熱門的課程,如果你一個月只需要做 2-3 次簡報,或是你的工作環境並不使用簡報來溝通,等於你學了沒有地方練習,這個簡報課就要斟酌要不要上了。

我們要問的是,自己有沒有場景好好練習學到的新技巧,例如你認為學英文很重要,但你一直上課,工作環境卻沒有外國人或相關場景,學了沒練習最後又還給老師了。所以投資自己不是只有上課,而是要創造很多課後練習的機會。

在這一集的問答中,鋒哥有進一步解釋投資抗通膨的兩個方法:財務投資與能力投資,商益編輯還詢問鋒哥,在 ChatGPT、Midjourney 等 AI 技術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跟 AI 合作來保有自己的工作呢?想了解總編怎麼看這個問題的話,趕快點擊喜歡的平台收聽吧!

Podcast 收聽平台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  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聽進理投】通膨又升息該怎麼辦?商益總編跟你分享股災下的生存之道
【聽進理投】快過年了!想加薪目標該怎麼訂?想拿年終獎金來投資該怎麼做?|商益總編李柏鋒主講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