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 2022/12/19

研究:台灣民眾自備退休金意識提高,但實際準備仍不足

富邦投信辦理「退休金需求與 ETF 投資研究成果發表會」,研究發現,台灣民眾自己準備退休金的意識提高,雖然了解退休不能靠政府,但是實際上準備還是不足。

陳涵書 shutterstock_705716659.jpg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 TPG Images

富邦投信辦理《2022 退休金需求與 ETF 投資-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由中華經濟研究院發表今年台灣民眾退休準備調查結果(有效樣本數為 2,156 人)。

中經院副所長黃勢璋指出,2025 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 65 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率 20% 以上。調查發現,過去台灣民眾多數仰賴政府規劃,但目前「靠自己提早準備的意識逐漸升高,對於投資的認識也較以往為多。」
 

中華經濟研究院

參考證交所數據,2011 年以來,台灣股票市場與 ETF 交易金額趨勢向上,2021 年股票交易金額達 92.29 兆元,ETF 則為 2.45 兆元。

中華經濟研究院

且近年總開戶人數持續上升,2021 年新開戶者 76 萬人以年輕人(20-30 歲)37.4 萬人最多,至 2022 年 10 月,全台開戶總人數達 1,245 萬人。

調查結果:退休族最怕錢不夠用,最擔心醫療費用支出

中經院本次調查發現,已退休與未退休族群最擔心醫療費用負擔跟退休金不足,且無多餘閒錢。在財務支出方面,已退休與未退休族群的主支出分別是「健康醫療」與「投資理財」,預期未來收入則分別以「政府退休金」及「個人儲蓄」為主。

黃勢璋說明,「從調查可見,台灣民眾自己準備退休的意識提高,但是對政府退休金的依賴程度仍然超過 5 成。」

在理財方面,已退休族群以「股票」、「共同基金」、「儲蓄險」為主要投資工具,投資主要考量因素是投資報酬率、配股配息與投資損失風險。未退休族群的投資工具差不多,主要考量因素多了「投資期間長短」,投資 ETF 的偏好度(46.4%)也高於已退休族群(33.7%)。

中華經濟研究院

上方圖表顯示,已退休族群平均累積 690 萬元的退休金,但預期要 964 萬元才能安心退休,兩者差距自 2017 年來有下降趨勢,但在 2021 年差距又增加。未退休族群平均累積 249 萬退休金,預期 1,212 萬元才能安心退休,兩者的差距呈現上升趨勢。兩個族群皆表示無多餘閒錢進行投資理財的規劃。

在發表會最後,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補充,根據他過去在金管會服務的經驗,以及本次調查發現,不少退休族群收入減少,卻還是喜歡投資波動高的風險型資產,建議退休族群以保本為優先。

對未退休族群來說,也建議年輕人不要投資高股息相關的產品,因為資產放在高股息 ETF 無法複利成長(股價成長幅度有限),「退休族的要把本顧好,年輕人要善用複利的威力。」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聽進理投】想提早登出職場該做哪些準備?|《提早退休說明書》作者嫺人專訪
【聽進理投】勞退基金一個月虧兩千億,我會沒有退休金可以領嗎?|商益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