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 2022/12/08

群募顧問貝殼放大8週年,透露將規劃上市

台灣知名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舉辦 8 週年記者會,分享集團成立 8 年來的成果,並宣布貝殼集團進入「投創產業鏈」,也正式開始為上市準備。

陳涵書
Photo Credit: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來源:貝殼放大

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今天在八週年記者會上分享,公司成立 8 年以來,協助超過 600 件群眾集資專案,累積集資金額超過 42 億元、180 萬人次參與。其中更有超過 400 位的「超級贊助者」,累積贊助金額超過 50 萬元。

貝殼放大集資的代表專案包括「《魔法阿媽》 23 週年電影數位修復發行集資計畫」、與與聯經出版合作包括「《妙法蓮華經》國寶級珍稀宋刊本復刻計畫」、「《台灣地圖》立體書出版計畫」,以及女性生理用品「月亮杯」等。

專案發起人透過貝殼放大的協助,號召理念相同的參與者加入募資,讓發起人能直接跟用戶溝通,創造了更能回應使用者需求的商業模式。貝殼放大是連結提案者與贊助者的橋樑,讓專案能順利完工。

林大涵說:「我們一直都在投資,從投資勞務到投資專案;從投資專案到投資產業。」過去 8 年來,貝殼放大與天使放大兩間公司以 RBF 概念投資超過 30 個專案,未來貝殼集團也會更專注在「投創」角色,將服務延伸到與群眾募資相關的新創領域產業。

例如格萊亞模型、環保科技新創社會企業「PackAge+ 配客嘉」,又如曾面臨停刊危機的《科學人》雜誌,也在與大江生醫董事長伉儷共同投資下成立新公司,預計在 2023 年第一季發起台灣科普教育的集資計畫。

林大涵說明,貝殼放大旗下投資型集資計畫的子公司「天使放大」,將啟動規模 1.5~2 億元的天使二號基金,「除了影視文化作品外,更注重生活品牌與內容出版等領域。」

在本次的八週年記者會上,林大涵也宣布佈貝殼集團進入「投創產業鏈」,公司也正式規劃為上市做準備。

貝殼放大成立八周年媒體發布會大合照,來源:貝殼放大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想去海外上市該選哪國家?台灣企業要找到懂你的市場!
談股權激勵設計:先把驢子餵飽?還是讓驢子看到前面有紅蘿蔔?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