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2022/11/28

台積海外設廠成本高,但有幾個好處:分散政治風險、降低排擠其他產業資源

全球供應鏈重組成現在進行式,使近來「去台化」議題甚囂塵上。為配合客戶需求,晶圓代工台積電(2330)未來幾年將在海外廣設晶圓廠,並計畫在美國導入 3 奈米先進製程,部分市場人士憂心,此將導致營運成本激增,甚至有高端技術外流的疑慮。事實真是如此嗎?本文將從多層面分析台積電的海外布局思維,以及其中利弊。

MoneyDJ理財網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MoneyDJ,商益獲授權轉載。

美中貿易爭端加速兩國產業脫鉤,地緣政治風險急遽升溫,加上疫情一度衝擊各國商務往來、斷鏈危機湧現,均加快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步伐。尤其,台灣晶圓代工在全球擁有高市佔率,大國體認到晶片短缺對在地產業影響甚劇,自是不能讓「戰略物資」的主導權掌握他國手中,讓晶片拉回本土製造成為勢在必行的目標。

其中,站在風口浪尖的台積電,更是各國積極招攬設廠的首要對象,近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鬆口證實,在 5 奈米之後,台積電會到美國設立 3 奈米產線,雖尚未完全敲定,但也差不多了,這代表在美投資將依循 N-1 模式(以台灣最先進製程的前一代為主)。

其他地區部分,台積日本廠照計畫進行中,初期規劃 28/22 奈米為主,預計 2024 年量產,並計畫進一步導入 16/12 奈米製程。歐洲部分雖未有明確時間表,但設備商透露,台積電預計在德國設廠,目前規劃建置 28 奈米產線,恰可滿足當地車用需求。

有悲觀人士認為,赴美、日生產條件不比台灣來得有優勢,營運成本勢必會增加,加上這幾年台積電進入資本支出高峰期,恐衝擊公司獲利能力。另有分析師持不同看法,儘管海外建廠會導致成本墊高,但台積電具備議價能力、先進製程技術領先、高市占等優勢,仍可支撐長期獲利成長目標,且擴大海外產能還有以下四個好處:

一、 分散政治風險

分析師指出,地緣政治風險已不可逆,台積電先到美國設置 5 奈米廠,可吻合客戶分散供應鏈、再地採購需求,對於台積電本身也是降低政治風險。相較於剛進入量產、還處於學習曲線階段的 3 奈米,5 奈米更具備即戰力。即便部分產能移轉到海外,但台積電在海外晶圓廠的接單仍握在手中,不管在哪裡生產,終將反映在公司整體業績表現之上。

據業界推估,考量建廠時程、5 奈米運作上軌道需要一段時間,台積電在美國的 3 奈米廠,預計 2025~2026 年之間投產,初期月產能規劃應會落在 2 萬片,主要係 2 萬片才達到基本的經濟規模。屆時,台積電 2 奈米已量產,並沒有違背台積電將主要生產、先進製程研發基地根留台灣的營運方針。

二、吸納他國半導體技術

台積電到海外設立據點,除舒緩地緣政治風險外,還有吸納其他國家半導體先進技術的好處。例如,日本雖然晶圓製造較弱,但材料方面很強大,雙方透過在日本茨城縣設立 3DIC 研究中心,可以讓技術層次更為提升,之後在海外設立其他的共同研發中心,並非全無機會。

再者,台積電也可透過跟當地企業合資方式降低一些風險,像是台積電與 Sony、Denso 等大廠在日本熊本打造 28/22 奈米廠,並規劃拓展到 16/12 奈米製程。業界認為,未來台積電到歐洲設廠,也不排除會仿照跟日本相似的合作方式。

三、降低對其他產業資源排擠效應

台積電未來要持續壯大營運規模,必須持續推進先進製程並擴充產能,台灣雖小而精實,但資源確實相對有限,也因此不時會聽到,其他產業關於水電、土地、勞工全被台積電吸走的抱怨聲浪。若台積電將部分產能分散到海外,或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對其他產業、企業的資源排擠效應。

四、網羅國際人才

針對台積電海外建廠,當地員工是否能融入「台積文化」,也是市場熱烈關注的話題之一。目前台積電碩博士員工占公司員工總數比重近半,比例相當之高,台灣員工不只學歷高,還很勤奮,晶圓廠量產需要大量高階技術人員輪班顧機台,美國員工是否可以適應這樣的運作方式、文化差異性都是難題。

不過,台積電已躋身全球大企業,但相較於其他國際大型企業,公司內部海外人才比例相對較低。因此,透過各個投資案,確實能為公司納入更多國際人才,這也是引領公司走向更高端技術的必經之路,以確保產業領先地位屹立不搖。

整體來看,台積電到海外生產成本確實會增加不少,但這是通盤權衡利弊後的最佳決策,雖會帶來更多挑戰,但在多重優勢補強下,仍有望一一化解。展望 2023 年,半導體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加上淡季因素干擾,台積電明年上半年稼動率料將下滑,惟下半年有望重新迎來旺季效應,全年業績仍可符合公司預期成長目標。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投資台積電應是巴菲特手筆?霸榮:選股條件相符
巴菲特的波克夏大舉買入41億美元台積電持股,成第六大股東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