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進理投】想提早登出職場該做哪些準備?|《提早退休說明書》作者嫺人專訪
本集 Podcast 邀請「嫺人的好日子」部落格作者嫺人聊聊新作《提早退休說明書》,分享想要提早退休該做哪些準備,退休後遇到市場波動,又該怎麼應對,也想好好規劃退休的你,快來點擊收聽吧!
「聽進理投」在 EP7 邀請《提早退休說明書》的作者嫺人聊聊「退休」與「人生」。為什麼嫺人決定在 49 歲時退休,退休之前做了哪些規劃與累積?退休後還做了哪些事情充實了退休後的生活?在這一集節目中,嫺人也分享了最近退休族很關心的議題:物價漲、市場跌、資產又縮水,退休族該如何因應?
過去要如何累積,才能在 49 歲提早退休?
出身金融業的嫺人說,自己到了四十幾歲,已經觸及了人生中薪水的高峰,當時的公司對人事成本有所考量,在組織重組之後,也發覺自己所能貢獻的跟公司需求的有些距離,「空轉對公司跟自己來說都不是好事,所以決定離開。」
嫺人說,退休前最投入的是工作,職場工作者要累積自己的人力資本。每次換工作薪水會調整,「薪水也會有複利,長期且穩定成長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另外,嫺人在工作期間,每個月會從薪水提撥一筆預算定期定額投資,「當時是投資基金,雖然事後看報酬率不算特別好,但也有了一筆歷經長時間累積的儲蓄。」
嫺人也分享自己做過哪些研究,最後轉向指數化投資。「看過去的歷史,股市長期還是會向上,退休後我持續投資,雖然最近下跌了不少,但是我的資產跟五年前比起還是在成長的。」
如果可以搭時光機回到過去,會想跟退休前的自己說些什麼?
嫺人說,自己當時退休時並沒有仔細計算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在理財社群裡,也常聽到「每月有五萬元被動收入就可以退休了」這樣的話,但是現在通貨膨脹很明顯,五萬元很快就只剩下三萬元的購買力了。
「有讀者會問我,現在他的資產有這麼多,是不是可以退休了?我都會建議他們算清楚,退休生活費用究竟需要多少。」
嫺人也說:「如果可以回到退休前十年,我會想把握機會,嘗試不同挑戰,讓自己可以在職場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這集節目中,商益總編李柏鋒也提到今年市場低迷,物價上漲,股票資產又縮水,退休族到底該怎麼做呢?嫺人提出了三個思考方向,想了解的讀者快點擊自己喜歡的平台收聽吧!
Podcast 收聽平台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聽進理投】金融專家都怎麼教小孩投資?|投顧資深總經理陳敏宏專訪
【聽進理投】勞退基金一個月虧兩千億,我會沒有退休金可以領嗎?|商益總編李柏鋒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