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鐘學美股》訂閱制王者Adobe,如何創造營收連續成長11年
Adobe 公司及訂閱制,如何創造出 157 億元的營收?而且還可以連 11 年成長,成為上億用戶的全球公司?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股股,商益獲授權轉載。
Adobe 公司在 2022/9/15 宣布以 200 億美金收購 Figma,沒想到市場並不看好,當天股價暴跌 12%,但是股股想介紹的並非是宣布收購,而是 Adobe 公司及訂閱制,如何創造出 157 億元的營收?而且還可以連 11 年成長,成為上億用戶的全球公司。
Adobe是什麼?
他是生活必需品,小到上課用的筆記,大到公司logo製作,根本離不開 Adobe。你一定看過下面這兩個圖示,或許你正在使用它呢!股股覺得:Adobe 的厲害之處是能夠不斷的推出產品,且這些產品都位居領導地位,其他公司都難以向背。

ㄝPhotoshop(常說的P圖)、Acrobat(PDF打開都靠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TPG Images
Adobe 公司介紹
Adobe.Inc. 致力於數字營銷和媒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該公司由 Charles M. Geschke和 John E. Warnock 於 1982 年 12 月成立,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它通過以下部門進行操作:

股股製作
Adobe 訂閱制是什麼?
訂閱制是什麼?是把 Adobe 買斷制變成長期關係,透過「服務」來取代「產品」。這樣一來,既能隨時根據顧客反饋做調整,又能產生持續穩定的長期收入,跳脫過去做完一單,思考下一單的傳統思維。
訂閱制度成功關鍵,是企業提供可「持續」的優良服務,甚至是可持續讓用戶驚豔的體驗,因為用戶隨時能在下個月退訂。以下提供傳統與訂閱制度的比較:

股股製作
為何走向訂閱制?
2008 年公司遇到金融風暴,許多客戶選擇不更新舊有的軟體,這讓 Adobe 公司開始思考策略走向,思考有沒有其他方式能始公司長期收入來源,到了 2012 年,Adobe決定大刀闊斧地轉型為訂閱制,這是相當有勇氣的做法!
因為直到 2011 年 Adobe 賣出的軟體,營收也有 34 億美元,毛利更高達 97%,這必須跟投資人進行多方解釋,才能繼續推動這方面的改革。股股認為這舉動還有幾點可以深入探討:

股股製作
Adobe 訂閱制成功在哪?
股股認為 Adobe 能成功,主要跟軟體業有莫大的關係,軟體業的習性就是能夠以低成本的方式達成規模經濟,也就是一旦開發完成一套軟體,就能同時提供幾乎無限的消費者使用,且維護成本比起製造業低上許多,當然不可否定還有許多成功的因素:
- 一連串的決策正確,以及宏觀的遠見
- 大公司說改就改的決心與魄力
- 在公司營收不錯時,毅然改革
用事後諸葛的角度,自然認為當初 Adobe 公司的決策正確,但是當時為 2011 年,那時連雲端可能都還很新,因此能做出這樣的決策,且確實堆動委實不容易。
從原本的 10 億元,做到 6,000 億元美金的營收表現,這真的是巨大成功。如今,逾900 萬名創意專業人士訂閱及依賴 Creative Cloud。
多虧這次轉型,現在 Adobe 的市值是轉型前的 3 倍以上,目前市值約 600 億美元,Adobe 股價也是從 2011 年的 30 元,到 2022 年 9 月 20 日的 291 元,成長了 1,101.58% 倍之多。
先驅不見得成功,但成功者往往是先驅
訂閱制 vs. 會員制 vs. 共享經濟
這三者的意思非常相近,究竟這三者之間有何異同,分別是什麼呢?

股股製作
共享經濟強調再利用,因此訂閱制度與共享經濟有些部分是相同的,但是傳統的會員制度只有差異化這點與訂閱制度一樣,但是共享與會員制度都不是訂閱制度。解釋上述三者的原因是:
- 理解 Adobe 公司的護城河:隨時調整服務,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使轉換成本升高
- 共享經濟只是當聯絡道,將雙方需求串接,但是訂閱制度是直接 B2C
Adobe 雲端
Adobe 雲端服務採用 Saas(軟體即服務),有別於過去傳統廠商,Adobe 的用戶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內容:
- 自動更新系統,再也不用花錢更新
- 降低電腦建構的費用
- 提供更優惠的價格給用戶
- 隨時退訂,廠商勢必提供更好的產品
- 更多產品訂價型式
簡單來說,今天你可以上 AdobeCREATIVE CLOUD 馬上開始他們的產品,並且在一個月後隨時取消,這大大降低進入的門檻,也使得不同裝置間能夠同步。率先執行雲端化的 Adobe 自然成為了產業的領導者,營收持續增長 10 年。
市場地位
全球繪圖軟體的頂尖領導者,電子簽名與 pdf 更是家喻戶曉的產品:
- Adobe 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
- 全球目前有超過七億的桌上型電腦與行動裝置皆已安裝 Adobe®
- Flash® Player及 Reader® 軟體,連繫全世界。
- Adobe® Reader® 軟體以 26 種語言被配置在全球 10 個主要平台上。
- 全球十大電腦製造商均在系統上預先安裝 PDF 技術。
- 目前網路上一約共有超過兩億五千萬份的 PDF 檔案。
- 目前全球各地約有二億餘種採用 Flash 技術的裝置。
- 有一百萬名設計與開發人員使用 Adobe® Flash。
- Adobe Dreamweaver® 軟體目前更有超過三百萬的使用者。
- 超過九成的創作專業人士在電腦中裝有 Adobe® Photoshop® 軟體。
Adobe 財報速看
- 賺錢否?公司 EPS 連年成長,ROE 長期保持雙位數動能,毛利長期都為 8 成
- 負債否?近幾年負債比率有攀升的趨勢,利息保障倍數也都大於 1.5 沒有短期週轉問題
- 資金週轉會有問題嗎?流動比率近期有點低(小於 2) 速動比率則表現尚可(大於 1)
- 手上有多餘資金嗎?從 fcf 上可知公司有多餘現金做靈活運用
- 資本支出連年成長
- 特別的地方:公司沒有存貨,但是商譽很高
Adobe 公司的風險
股股認為他有幾項風險:
- 收購風險:公司透過不斷收購,擴展事業版圖,但是收購有其風險,後續的綜效有待關注
- 出版事業風險:目前依靠傳統業務支撐,未來若不轉型可能會拖累公司營運。
- 切割事業體太多:Adobe 公司目前不只想成為設計師的首選,還開始跨足軟體開發業務,這方面可能使公司營運重心被分化,從多元化經營變成多慘化。
- 淺在競爭者:Adobe 公司的對手更大更強,他們開始夾帶著更多軟體系統、協作模式、雲端服務,例如 Apple、Google 未來營運將會更加困難。
像股股私下更愛用 Canva,而非 Adobe express,因為更簡單以及有特殊功能,也具備雲端模式及多平台處理,這些上個世紀迎領風潮的獨特優勢,逐漸變成標配,這都是 Adobe 公司的新挑戰。
Adobe 公司前景
既然為前景,就是能做到兩點,第一是希望從公司收購及戰略,導到未來公司營運方向:
- 佔有領導地位的 Photoshop 以及 Illustrator 持續發酵
- PDF 的 Acrobat 持續創造 20 億美元收入
- 2009 年收購 Omniture,提供廣告解決方案與其他營銷手法,創造自然交叉的銷售機會
- 2022 收購素材公司 Figma,因為支付過高的價格,市場不看好當天暴跌 17%
公司主要透過收購來打造戰略路徑,收購的綜效成為觀察重點。站在頂點的 Adobe 公司,未來要如何達成持續成長的目標,對於該公司已老吃小的方式,併購了新創 Figma,象徵未來要朝軟體開發邁進,但是這代表將會與更多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正面對決,如:Google、Apple。
結論:Adobe 公司可以投資嗎?
假設你開了一間牛肉麵店,你想要越來越賺錢,勢必得賣得愈來愈好(營收上升),而想讓營收上升有兩種途徑
- 麵一樣好吃,但是人來的很多
- 麵偷工減料,但是每賣出一碗利潤變高
Adobe 也是一樣,只是他是一間 150 億元的巨獸,員工人數有兩萬多人,因此要擺動這隻巨獸就難度加倍,上個世代他精準地掌握住市場趨勢,現在他做了兩件事情
- 產品一樣好,但是讓更多人來用:推出 creative studio 模糊專家與一般人的界線。
- 產品一樣好,但是我有更多產品線,不只是推設計軟體,更要成為軟體開發與 SaaS 的廠商,提供顧解決方案。
Adobe 以股價及財報來說可以投資,但是這可能不是短期能看到成效的,不過他真的是一間非常優質的好公司。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5 分鐘學美股》科技巨頭Google,無法匹敵的科技股
5 分鐘學美股》微軟雲端市占高成長!微軟公司三大優勢介紹
股股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