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管理 2022/09/05

我就準時下班!美國Quiet Quitting文化是怎麼來的?

寧靜辭職(Quiet Quitting)是只做份內的工作,絕對不會多做,準時上下班是大原則,下班時間不理會工作 E-mail 或訊息。Quiet Quitting 是怎麼產生的?這樣的工作文化又帶來哪些結果呢?

陳涵書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 TPG Images

繼「大離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之後,美國社群(特別是抖音)興起一個趨勢關鍵字「寧靜辭職」(Quiet Quitting),寧靜辭職是只做份內的工作,絕對不會多做,認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準時上下班,看重工作之外的個人時間。例如下面這支短影片呈現了 Quiet Quitting 的工作態度:

Quiet Quitting 的精神是不再把工作當成人生的全部,不認同工作狂文化(下班後不回 E-mail 或電話),也認為個人的價值不應該由工作來定義。

Quiet Quitting 是怎麼產生的?

Quiet Quitting 是「大離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之後的現象。一般認為大離職潮產生的原因是疫情改變了人們對工作的認知,他們重新安排人生的優先順序,把家庭、個人夢想擺在第一位,於是減少工時或直接離職。

檢視近年的辭職率,雖然這幾個月的(主動)離職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高於疫情前的水平。

FRED

再看看職缺數,2020 年 4 月降到最低點,其後職缺數值持續增加。

FRED

雖然離職率與職缺數偏高,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毅然決然跟公司說拜拜。奉行 Quiet Quitting 工作文化的人,似乎是為了糊口不能灑脫離開職場的一群人,他們也想找回個人生活的重心,但要果斷離開公司又做不到。於是準時上下班、只做份內的事、絕不加班這樣的心態,就成為一種折衷之道。

寧靜辭職的工作文化產生哪些結果?

寧靜辭職的工作態度也反映在美國的勞動生產力數據,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22 年第二季的非農生產力比去年同期降低 2.4%, 比上一季降低 4.1%,創下 1948 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美國勞工統計局

目前許多企業已經難以追求成長、持續獲利,對於正在對抗通膨、升息與供應鏈等種種問題的公司來說,奉行寧靜辭職的員工更讓他們頭痛。即使讓員工離開再招募新人進來,也難以確保每一位員工都願意全心跟隨公司前進。

企業面對選人、用人、培育員工的挑戰,如何在符合勞動法規的前提下,讓員工在工作期間能專注投入,並讓產出盡可能最大化?要讓員工更投入工作,必須讓他們真正了解企業使命,而工作敘事就是讓員工了解為何在這個企業工作的語言跟媒介。

只是,以往企業會直接把使命講出來,員工也能接受。但現在員工不在乎企業使命了,所以這個使命,要能跟員工個人的心之所向有所連結,才能成為一起打拼的夥伴。只是,企業意識到這件事情了嗎?願意去了解員工的人生,在追求什麼嗎?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大辭職潮的啟示:讓對的人進來 不適任員工掰
為什麼招募不到人?麥肯錫:先了解,人才分成五種類型!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