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2022/09/02

美中貿易開戰後,美國與中國科技巨頭的興衰消長

在疫情後迎接短暫的復甦,又經歷通膨與升息逆風,美股科技巨頭 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與中國科技巨頭 BATM(Baidu、Alibaba、Tencent、Meituan)在2020 年以來的市值變化如何呢?

陳涵書 1.png

過去十年來,美國的科技股如 Apple、Google、Amazon、Meta 等公司每年營收與利潤平均成長近 20%(經濟學人報導),但是今年以來 Apple 股價下跌 13%,Google 股價下跌 24%,Amazon 下跌 25%,Meta 更跌掉一半的股價,跌幅超過 51%。

中國的科技股也面臨逆風,例如騰訊股價今年迄今下跌 28%,阿里巴巴下跌 20%,美團下跌 20%,百度下跌 2.65%。

在疫情後迎接短暫的復甦,又經歷通膨與升息逆風,美股科技巨頭 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與中國科技巨頭 BATM(Baidu、Alibaba、Tencent、Meituan)在2020 年以來的市值變化如何呢?

Apple(AAPL)

蘋果公司(AAPL)在 2020 年初市值 1.35 兆美元,當年 8 月成為美國第一家市值突破 2 兆美元的上市公司。今年來股價雖有起伏,但市值依然維持在 2 兆美元以上。

2022 年 Q2 的財報數據顯示,iPhone 營收年增 2.77%,Mac 營收年減 10.36%,服務營收年增 12%。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Alphabet (GOOG)

Alphabet 2020 年初市值約 9850 億美元,當年 7 月突破 1 兆美元關卡。2021 年第四季的市值逼近 2 兆美元但其後回落。

CFO Ruth Porat 曾在 2022 年的財報會議中坦言,近期廣告商的支出降低,將影響未來營收。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Amazon(AMZN)

Amazon 2020 年初市值約 9,990 億美元,當年 4 月市值突破 1 兆美元,其後持續成長到 2021 年 7 月 市值將近 2 兆美元,但是 2022 年 5 月又跌回 1 兆美元。 

亞馬遜 2022 年 Q2 財報數據顯示,網路商店營收年減 4%,實體店營收年增 12%,AWS 服務年增 33%。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Meta(META)

Meta 2020 年市值 5,755 億美元,在 2021 年 7 月突破 1 兆美元,但是之後市值自高點滑落,2022 年 9 月市值 4,378 億美元,一年多來蒸發 59%。

Meta 2022 年 Q2 財報數據顯示,營收與每股盈餘低於預期,廣告業務受到整體環境影響,需求下降,再加上元宇宙的展望不如預期,股價表現也成為美國四大科技巨頭中最慘的一家企業。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騰訊(Tencent)

騰訊 2020 年初市值 4,586 億美元,曾在 2021 年初攀升至8,425 億美元,其後市值往下滑落,今年9月市值約 4,009 億美元。

2022 年 Q1 騰訊表現不佳,總營收年增率為 0%,廣告收入年減 18%。遊戲開發受到中國監管抑制,今年已有各業務部門裁員的消息。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 2020 年初市值 5,536 億美元,曾在當年 10 月成長到 8,185 億美元,其後自高點滑落,2022 年 9 月市值只剩 2,536 億美元。

2022 年 Q2 財報顯示,受到疫情封控、物流受阻等影響,税後淨利年減 50%。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美團(Meituan)

美團 2020 年初市值 743 億美元,2021 年成長至 2,700 億美元, 2022 年 9 月市值 1,408 億美元。

2022 年 Q2 財報顯示,税後淨利年減 16.8%。近期報導傳出騰訊可能會出售部分美團股份。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百度(Baidu)

百度 2020 年初市值 427.3 億美元,曾在 2021 年 2 月成長到 966 億美元,2022 年 9 月市值 501 億美元。

2022 年 Q2 財報顯示,營收年減 5.43%,稅後淨利優於預期,年增 402%。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美中科技股市值變化(2020.1-2021.9)

列出美國與中國科技股 2020 年以來的市值變化,可以看到 Apple、Google、Amazon 市值持續成長,2022 年來市值變動起伏劇烈。Meta 的市值則從 2021 年第三季開始走下坡。

騰訊、阿里巴巴有明顯的下滑趨勢,相較之下,美團與百度的市值變化幅度較小。

不過在圖中將美國科技巨頭與中國科技巨頭以不同顏色呈現,仍可看出在美中展開貿易戰之後,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值仍然持續在成長,只是近期內受到貨幣政策緊縮的影響。

相較之下,中國科技巨頭在 2021 年初開始,就已經失去成長動能,市值不再創新高,甚至可能因會計制度的政策而可能被迫離開美股市場,對中國科技巨頭的市值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打擊。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CNBC 財經節目的主持人 Jim Cramer 曾在 2013 年創造 「FAANG」(尖牙股) 這個縮寫表示美國熱門科技股: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後來又創造「MAMAA」代表:Meta、Alphabet、Microsoft、Amazon、Apple 等公司,新增了 Microsoft,Netflix 則被 Jim Cramer 剔除了。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FED官員:美國通膨率合理推斷明年可降至2.5-3%
財報數據:影視、媒體、科技業的廣告營收正遇逆風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