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用運動人生學,打造自我訓練計畫,實現美好夢想
每天一到辦公室,就是忙好忙滿,但心裡好像少了點什麼?時時滑手機、刷存在感,也仍然感到焦慮?就連每個週末行程滿檔,出遊、聚餐、上課樣樣來,在睡前,空虛感也常忽然竄起?這樣的你其實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時刻。
當感到空虛、迷失的時候,就做點運動,重新啟動身體的感受吧。運動能讓身體健康,也蘊含著許多實用概念,值得我們運用到很難的人生裡,以下推薦幾個運動訓練x人生學,幫助你重新打造自我訓練計畫,一起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再迷失:
在輸贏挫敗中,訓練耐心
思想的舉重也需要無數次的鍛鍊,舉重女神郭婞淳說:「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給自己多一點鼓勵,給明天多一點期待。」要實現目標、找到自我價值,感受挫敗與耐心等待是必經的路程,就像鍛鍊肌肉不會只做一兩次訓練就立刻有成效,體驗更多的其實是訓練過程中的各種關卡。當自我價值尚未浮現時,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反覆確認目標與實踐計畫,確保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使暫時看不到成果,也不要輕易地放棄。
尋找正確施力點,勿操之過急
人生和運動訓練一樣,過於心急反而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在健身時如果只顧埋頭猛練、執著在增加訓練重量,很可能會用錯施力點、超過自身可負荷範圍,最後造成身體受傷、代償肌群過勞,得不償失。同樣的,在生活中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充實感而將行程表填滿,最終也會過度耗竭精力,身心俱疲。
人生和運動,都是「屬於自己的事」
奧運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曾說過:「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運動需要設定目標、反覆自我訓練、不斷修正方向,才有機會修得正果,不可能只依靠教練的指導而自己不付出實踐,就能擁有好體態或體能。人生是自己的,不妨在心中仔細描繪想要過的美好生活,在「阿姨…我不想努力」的念頭升起時,想想心中的那幅景象。
小目標持續做,創造複利效果
運動要有明確的鍛鍊目標,才能持續進步。目標不需要遠大,關鍵是持續做,即使是「每天快走時,多走30步」這樣的小目標,堅持一年後也能累積出萬步的差距。若在生活中沒有目標,只是重複日常瑣事完成交辦,讓時間悄悄流走,就可惜了這個人生。為自己建立一個目標與訓練計畫吧!即使是再小的目標都可以,讓自己穩穩地朝目標前行,維持紀錄習慣,更可以感受成果逐漸累積的那份充實。
擁有好的陪練員
陪練員是職業運動選手背後重要的支持夥伴,能幫助選手克服弱點、精進實力。你獨一無二的人生,也需要好的陪練員支持,透過專業的角度指導,讓訓練更有效率、進步更快。更重要的是,陪伴你持之以恆朝目標前行,勇敢無懼。
以「我們的夢想,是陪你抵達你的夢想」為承諾的中國人壽,在「人生GYM」裡,陪你練人生,以公平待客的心,提供你應付人生風險所需的保障,陪伴你在夢想的路上更勇敢前行,成為理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