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2022/08/31

HBR台灣企業領袖100強 半導體企業佔 20%

HBR 台灣企業領袖 100 強所領導的企業總市值達 33 兆元,佔全部上市台股企業總市值的 64.4%。本次百大企業領袖榜中,傳統製造與精密機械佔 26%,半導體企業佔 20%。

陳涵書 《哈佛商業評論》舉辦2022 HBR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贈獎典禮,台灣企業領袖齊聚一堂,場面隆重精彩。
Photo Credit:《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今日舉行「HBR 台灣企業領袖 100 強」贈獎典禮。本屆百大企業領袖前三名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傳統產業代表、大成長城董事長韓家宇表示,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有了資源才能在社會服務以及在 ESG 上有所著力。而領導人的責任是指引方向與鼓舞士氣,幫助公司成員合作、往同一個目標前進。

百強領袖績效表現

本屆 100 強企業總市值約 33 兆台幣,佔全部上市台股企業總市值(51.3 兆元)的 64.4%。這 100 強企業領袖平均任內市值成長金額為 2,106.1 億元,平均任內股東報酬率為 651%,平均每季 EPS 為 2.2 元。

總股東報酬率前 10 強,圖片來源:《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百強領袖產業比率

本次百大企業領袖榜中,科技製造與科技服務業占比 60%,顯示台灣上市公司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其中傳統製造與精密機械佔 26%,半導體企業佔 20%,電子通路、光電、網通產業佔 17%。

百強領袖產業比率,數據來源:《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過去兩年來,半導體產業上揚,台積公司雙首長,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在百強中名列 38 位。台積公司市值成長第一名,平均每季 EPS 排名第七,ESG 表現特優,由於總股東報酬率相對較低,影響整體排名。

百強企業領袖任內市值成長排名,圖片來源:《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評選標準

「HBR 台灣企業領袖 100強」的遴選標準是以上市公司為標的,從證券交易所的資料中選出市值前 300 大的台灣企業(總上市公司約 1,000 家),以 2022 年 4 月 30 日仍在職的企業領導人為評比對象。

評分的標準有兩大項:

  1. 財務構面(佔 85%)
    (1)任內市值成長金額
    (2)任內累計總股東報酬率(TSR)
    (3)任內平均每季每股盈餘 (EPS)
  2. ESG 構面(佔 15%)
    依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的「公司治理評鑑」與國立臺北大學「台灣永續評鑑」兩大指標,並參考「Sustainalytics ESG」、「FTSE Russell 富時羅素 ESG 指數」兩項國際指標作為加分項。

「HBR 台灣企業領袖 100 強」參考《哈佛商業評論》美國總部的研究方法,在 2016 年首次辦理,每兩年辦理一次,今年邁入第四屆。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原始出處:
聯發科蔡明介榮獲桂冠、台積電市值成長力壓群雄

延伸閱讀:
談股權激勵設計:先把驢子餵飽?還是讓驢子看到前面有紅蘿蔔?
金管會攜證券F4公布17業務策略 創新板拚10家掛牌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