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 2022/08/22

爸媽,我們需要談談!該如何和父母談錢

關於錢這個話題,有時候不是我們不談,而是父母不願意。理財文章大多是教如何和自己的孩子談錢,卻很少教我們怎麼和父母討論財務。

夏文日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 TPG Images

對許多亞洲家庭來說,錢是禁忌,尤其是遺產問題更是被視為觸霉頭的象徵,但有時候不是我們不談,而是父母不願意。理財文章大多是教如何和自己的孩子談錢,卻很少教我們怎麼和父母討論財務,但當父母屆齡退休、年邁或身體狀況不佳時,了解父母的計畫對我們至關重要。

最理想的情形是,在父母身體健康、意識清楚時就能坐下來好好聊一聊財務和自身規劃(包含退休和遺產),了解他們最迫切的需求和未來規劃、以及是否有能力過上想要的生活。然而現實情況卻總是:很多父母不願意和已成年的子女談財務狀況!這時候該怎麼辦?

在對話之前

  • 列出想討論的主題,例如:遺囑和遺產計劃、整體債務狀況、退休投資、保險狀況(包含壽險、長照險、醫療險)、長照計劃,以便哪天天時地利人和時,能立即切入主題。
  • 挑選適合的時間點:要聊敏感話題,好的時間點很重要,請避開雙方壓力大或忙碌的時間點,並挑選不會被打擾的私密空間。

該如何進行對話

方法一:單刀直入,問就對了

一百個家庭,大約會有一百種相處模式,如果你們家感情很好,且成長過程中父母對金錢問題較不避諱,那就不需要拐彎抹角。

不用急著在一次談話就處理完所有問題,可以從特定主題開始,例如:若當父母已出現失智現象,可以先從目前財務狀況及遺產規劃事宜開始討論起。

方法二:旁敲側擊,從側面切入

但如果家裡是比較保守,無法直接開口就談錢,可以試試從日常話題切入,反而更能讓他們放下戒心,例如看似不經意地問:「爸媽,你們有沒有想過退休後想過怎麼樣的生活?」引導他們一步一步開啟財務的話題。

方法三:以退為進,尋求建議

轉換角色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開啟話題時,把「你們未來有什麼規劃」,改成「我需要一點建議和幫助」,以退為進,反而成功率會大增,畢竟,父母最擅長的就是提供建議。

告訴父母你需要一些財務方面的建議和幫助,例如要為退休存多少、該保多少壽險,通常他們也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情況和財務規劃方式。

方法四:借題發揮,以身邊為例

又或者,可以從周遭親友的案例作為開頭,再把話題引導到父母身上,例如:分享身邊某位朋友的父母去世了,卻因為沒有留下遺囑,現在正在打遺產官司的故事,以閒聊的方式問及父母,有沒有做過遺產規劃。

身邊任何結婚生子、離婚、退休都可以是你拿來借題發揮的題材,如果你身邊沒有這樣的案例,也可以改分享新聞或文章中的故事。要記得避免過度聚焦在評論別人家的問題,而是要把話題重點放在父母的規劃,以及如何讓自己或家人們未來能更好。

保持理性,避免批評

在對話過程中,請避免批評父母的消費習慣,說白了,他都已經這樣過了幾十年,怎麼可能突然說改就改,太過直接的指責反而容易會造成反效果,讓父母無法坦誠談論財務狀況。

隨時提醒自己,以傾聽和認同來代替批評教訓,討論財務問題很容易吵起來,切記保持冷靜和尊重,才有下一次對話的空間。

從父母的角度思考和傾聽,孝順不是給了錢就盡了孝,應該是要發自內心去關心父母的生活和給予陪伴。萬一他們真的財務狀況不佳,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或甚至根本沒有任何計畫,請用溫和的語氣適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討論是不是還來的及現在規劃、未來有哪些需要提供幫助的地方,並檢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是否需要調整。

 

核稿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延伸閱讀:
理財其實不只是管錢,更是管理人生!個人理財的3個基本功
別再為錢傷感情 家庭財務該避免哪些事?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