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法說】Q3獲利「三率三升」!明年成長趨緩,展望「中性」
鴻海(2317)今(14 日)舉辦 第 3 季法說會,獲利「三率三升」。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第 4 季預估營收可望優於第 3 季,但略遜於去年同期,全年營收略低於去年的預期不變。劉揚偉指出明年景氣將受貨幣政策、通膨及地緣政治影響,整體維持中性看法。
鴻海(2317)今(14 日)舉辦 2023 年第 3 季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隨著資通訊(ICT)產業逐步進入旺季,預期第 4 季營收將較第 3 季增加但遜於去年同期,全年營收應較去年略為衰退。但就剛出爐的 10 月營收來看,第 4 季營收應優於預期。
四大產品逐步恢復成長 但較去年略為衰退
鴻海第 3 季營收為新台幣 1 兆 5,432 億元,稅後純益 431.28 億元,季增 31%,年增11%,創下 2021 年第 1 季以來新高。EPS 為 3.11 元,也勝過今年第 2 季的 2.38 及去年同期的 2.8 元。毛利率、營業利益率與淨利率「三率」同步上升:
- 毛利率:6.66%,季增 0.25%,年增 0.5 %。
- 營業利益率:2.99%,季增 0.62%,年增 0.21%。
- 淨利率:2.79%,季增 0.27%,年增 0.58%。
由於消費智慧產品進入旺季,業績可望較第 3 季大幅成長,強勁季增,但智慧手機以外的產品缺乏成長動能,故較去年同期衰退;元件及其他產品則受惠消費性電子產品復甦,預計出現「季增年增」的好現象。
雲端網路產品則由於雲端服務商(CSP)需求強勁,客戶經歷近一年的調整庫存需求逐步展現,但網通景氣尚未完全回春,估計第 4 季與第 3 季相近但較去年同期衰退;電腦終端產品雖進入聖誕銷售旺季及客戶新產品上市,但由於第 3 季已反映學生返校採購科技產品需求,故亦與第 3 季相近但遜於去年同期,全年營收略低於去年看法不變。
貨幣政策、通膨及政經局勢影響2024 鴻海邁向「智慧」之路
劉揚偉認為 2024 年全年景氣將受到貨幣政策、通膨、政經局勢 3 大因素影響,目前維持中性看法不變。
劉揚偉表示鴻海正從製造服務公司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的供應公司,「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三大平台為未來發展重心。他以電動車的發展為例,透過 AI 工廠分析大量資料自我學習,新的應用內容及解決方案將不斷產出並形成優化循環,讓電動車不斷進化,同樣概念也將應用在機器人平台,降低營運成本並提升生產效率。

鴻海線上法說會截圖
電動車無疑是外界關心焦點。除了 Model C 已在台量產,將成為鴻海明年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負責開發 Model C 的鴻華先進也將於 11 月 20 日在創新版掛牌上市。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 Japan Mobility Show 中,MIH 亦首次展示 Project X 三人座概念車,未來還會推出不同版本。未來鴻海將建造 SIC 功率模組廠及研發中心,成為全球少數擁有 SIC 元件與模組設計製造的電動車廠。

鴻海線上法說會
劉揚偉也提到鴻海於 12 日成功發射兩顆「珍珠號」衛星進入軌道,目前已經確定完成通聯,將於未來 1 年進行通訊實驗以及太空環境探測。鴻海將在 5G 跟太空領域與雲端品牌、運算及衛星大廠合作,將低軌衛星產業化。
加速中國之外全球布局 中國依舊佔鴻海最高比重
對於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法人關切鴻海是否加速在中國之外如印度、越南、墨西哥及美國的佈局規劃與目標。劉揚偉表示勞力密集產業向低 GDP 國家移轉是自然現象,鴻海仍會持續因新業務增加對中國的投資,因此中國依舊佔鴻海最大的資本支出比例。
其他國家方面,劉揚偉指出將依據產品跟市場分別布局如下:
- 印度:消費性智慧電子產品。
- 越南:電腦終端產品。
- 美國:雲端及網路產品。
- 墨西哥:電動車相關零組件。
劉揚偉表示鴻海將在中國及台灣持續推動轉型升級,例如台灣的電動車以及半導體,以及上半年在河南鄭州成立中國新事業總部;鴻海也在兩週前宣布,以約 2.02 億歐元投資中國采埃孚汽車底盤(上海)有限公司約 50%的股權,都是善用鴻海強項切入新事業發展帶動新的成長動能。
現在亦有法人關心鴻海遭中國查稅的後續發展,鴻海強調營運均秉持合法合規的原則,目前生產經營均未受影響,未來也會積極配合中國相關單位的作業,希望盡速完成相關調查並減輕投資人的隱憂。若有明確結果也將立刻公諸於社會大眾。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鴻海科技日宣示電動車CDMS新商業模式
【HHTD23】黃仁勳登台鴻海科技日:透過車載AI電腦,打造不斷循環的智慧EV平台
鴻海自製低軌衛星「珍珠號」升空,印證新太空產業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