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財報】駛入EV快車道!財測推升股價漲逾6%,美國廠員工調薪9%
日本汽車龍頭 TOYOTA 於 1 日公布財報,2024 年 3 月期的合併營收可望比去年同期成長 65%,達 4 兆 5000 億日圓,主因是日圓貶值超乎預期、推動業績成長。Q2 品牌全球銷量達 517.2 萬輛,年增 9%。因應北美車廠罷工潮,也將以調薪回應。
日本汽車龍頭 TOYOTA 於 1 日公布財報,2024 年 3 月期的合併營收可望比去年同期成長 65%,達 4 兆 50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9900 億元),主因是日圓貶值超乎預期、推動業績成長,獲利增加顯著。此外,包含提高售價、以及其他「業務上的努力」是獲利增加的要因。Q2 品牌全球銷量達 517.2 萬輛,年增 9%。因應北美車廠罷工潮,也將以調薪回應。
- 營收預測: 4 兆 50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9900 億元) ,高於預期的 3 兆日圓(約新台幣 6600 億元);也優於市場預期的4 兆 1171 億日圓(約新台幣 9056.2 億元)。

獲利回溫?日圓貶值、晶片荒緩解等效應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自 9 月 20 日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後、該公司股價一直呈現沉重的走勢。愛澤證券的横山泰史分析師認為,
作為未來成長戰略支柱的電動車,如果無法輕易搶下市佔,很可能成為 TOYOTA 股價上漲與否的重擔。

與先前預期相比,推升獲利最大的因素是日圓貶值。由於修正後的匯率為 1 美元兌 141 日圓,相較預估的 125 日圓進一步下滑,使得獲利增加了 1 兆 18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2596 億元)。此外,在包含漲價等業務策略下,也增加了 37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814 億元)的獲利。
在生產面,一度成為瓶頸的晶片不足問題正逐步緩解,銷售量隨之回穩。4~9 月期以「TOYOTA & LEXUS」品牌的全球銷量達 517.2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9%。佔總銷售量 2 成的中國市場近乎持平,但北美與日本市場表現強勁。全年的銷售目標,仍維持在年增 8% 、即 1138 萬輛。
UAW 罷工的影響與對策
目前車業大環境也存在隱憂。在中國,由於排放規範的調整、以及與當地車廠的銷售競爭,使得 9 月為止、已連續五個月生產遜於去年同期實績。
而北美地區勞動成本的上漲也引起關注。美國汽車聯合工會(UAW)對美國三大汽車廠商的罷工已告一段落,並以大幅調高工資等福利改善措施達成協議。

Getty Images
TOYOTA 因應產業趨勢,對美國工廠員工提供高達 9% 的調薪。然而美國汽車產業勞動成本上漲,可能使 TOYOTA 的北美市場人才招募面臨挑戰。
但 TOYOTA 的長田准執行副總(執行役員)表示,UAW 談判對 TOYOTA 的影響尚不明確,但該公司是在勞資內部對話後,決定調整薪資。此舉被外媒認為,是在強調 TOYOTA 與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處境不同,以更為自信的一面應對 UAW。
電動車來勢洶洶,北美市場成長 5%、遜於 Honda 33% 及日系車整體 11%
不過,更引人關注的是,此次財報突顯出電動車(EV)市場的困境,或許會在未來落下陰影。本季純電動車(BEV)銷售計畫從原本的 20.2 萬輛、大幅下調至 12.3 萬輛。儘管 TOYOTA 訂有在 2026 年將 EV 銷量提升至 150 萬輛的計畫,但步伐似乎早早出現不穩。

VCG via Getty Images
主戰場中國的價格戰仍熱戰方酣,對 TOYOTA 造成直接影響。不僅是特斯拉,還有中國比亞迪(BYD)等新興中國 EV 廠紛紛崛起,都讓 TOYOTA 陷入憂心的處境。
據報導, TOYOTA 等 4 家公司公布的 10 月美國新車銷售量達 38.1 萬台,比去年同期成長 11%,連續 8 個月超越前年實績。而 2022 年受半導體斷鏈影響所及的銷量谷底反彈,反彈幅度已逐漸縮小。
在日系車中排名第一的 TOYOTA,本次銷售量約為 19.5 萬台,比去年同期成長 5%。Honda 成長 33%、SUBARU 成長 11%、Mazda 減少了 7%。在半導體短缺逐步緩解後,日系車廠仍看好強勁需求,正增加新車供給,並試圖提供更多樣化的車款來吸引消費者。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快訊】結束六週罷工!GM加入福特、Stellantis,與UAW達成協議
特斯拉收漁翁之利?UAW:拒車廠21%加薪協議;川普:職缺將被中國搶走!
特斯拉NACS北美規格新戰力:TOYOTA!2025 年起全面採用
TOYOTA v.s. 出光聯手!2027量產固態電池、助自家電動車續航進化
TOYOTA與車用電池非中市占最大廠LG簽約!供應2025在美上市新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