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法說】Q4營運估持平,AI伺服器成長快,電動車今年賺錢
電源大廠台達電(2308)今(1)日召開法說會,台達電執行長鄭平指出,第三季毛利率達29.6%,季增 0.4 個百分點,主要是整體經濟規模上升,拉升毛利率。展望後市,第四季狀況大概跟第三季差不多,但明年各方面都會比今年好一些。
電源大廠台達電(2308)今(1)日召開法說會,台達電執行長鄭平指出,第三季毛利率達 29.6%,季增 0.4 個百分點,主要是整體經濟規模上升,拉升毛利率。展望後市,第四季狀況大概跟第三季差不多,消費性電子回溫並不明顯,但明年庫存逐漸去化,各方面都會比今年好一些。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做 AI 軍備競賽,發展自己的 AI 資料中心,帶出很大需求。其中,不管是電源或散熱,甚至在應用設計上優化,台達電都有佈局,不管加產線、加人都不會吝嗇。
AI伺服器營收占比約15%,成長可期
鄭平指出,目前伺服器散熱包含氣冷、水冷,及浸沒式液冷等,台達電各方面技術都有發展,不過最近看起來是稍微放緩一點。隨著電池功率、密度愈來愈高,散熱將成為關鍵,市場長期看來空間很大,對手也很多,整體營收今年算平穩,沒有太大成長。
至於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海英俊指出,裝有 GPU 的伺服器的高瓦數電源供應皆 1000W,甚至到 3000W 以上,包括 AC to DC,DC to DC 的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約 15% 左右,成長很快,目前還在加線,正在估算擴產費用,成長可預期。
台達電 2023 年前九月資本支出達 212 億,包含有 68 億屬營建工程,今年的資本支出應該會比去年還多,明年因為工廠還是持續擴建、自動化,再加上設備等等,預計明年資本支出還是有 200 億以上。
台達電第三季合併財報:
- 合併營收 1077.95 億元,季增 7.2%,年增 1.46%,單季新高
- 合併毛利率 29.6%,季增 0.4 個百分點,年減 0.7 個百分點
- 稅後盈餘 93.62 億元,季增 14.89%,年減 15.42%,每股盈餘 3.6 元

在最近幾個月,電動車產業面臨了一系列挑戰,包括特斯拉降價促銷、美國汽車工會 (UAW)罷工等。然而,全球電動車市場正迅速增長,幾乎所有國家都已訂下時程,計劃淘汰傳統燃油車。海英俊認為,長期來看,電動車產業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電動車銷售不如預期,其中一個原因是電動車價格仍然較高,儘管一些國家如挪威提供補貼,電動車平均售價仍比傳統燃油車高幾千美元,再加上升息環境下,貸款利率高,買氣沒有那麼旺。
然而,電動車的設計跟構造比燃油車簡單很多,事實上有降價的空間。電池是電動車中最昂貴的部件,鋰電池之前被炒得很高,但最近價格也下來了,單電池就可能降低好幾千元的售價,另外豐田固態電池技術等新技術也帶來了希望,儘管還需要市場驗證。
電動車今年賺錢 明年拚成長50%
海英俊提到,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 UAW 罷工絕對有影響,但影響不大,原因是罷工的廠不是電動車廠。台達電原預估今年電動車會倍數成長,現在雖然沒有成倍,但至少也有 80%。明年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多,包括以巴戰爭。不過,如果油價上升,電動車將再次展現其競爭優勢。
儘管市場上有愈來愈多的電動車競爭對手,但許多大型汽車製造商仍在積極投入,不斷推出新的電動車型。電動車還會繼續發展,電動車今年營收佔比約 12%,規模達10億就會開始賺錢,台達電規模來到近 15 億,明年還會再往上,目標成長 40~50%。

新增電動車系統業務,明年起財報獨立
台達電從明年 1 月起新增電動車動力系統(EVS)事業單位,主要產品是車用馬達、電池系統有關的車內設備,未包含充電樁。電動車因為成長快、但毛利率不會像零組件那麼高,約估 15%,但隨著量放大,雖然毛利不高,獲利也會增加很多。
另外,充電樁屬於基礎設施部門,海英俊透露,慢充的利潤不好,快充會跟電網、儲能連接,獲利就會比較好,但技術門檻也會比較高。
中國大陸很多的車廠都開始出換電車,如果換電的速度要快,一樣要能夠快充,且要有足夠的備援電池,才能快速換電。電動車現在機型那麼多,以後標準化會做得愈來愈好,也會有很多擴散的機會,成本也有降低的機會。
處分泰達電持股 舒緩財務壓力
台達電今年 9 月宣布處分泰達電部分持股,交易總金額約泰銖84.5億元(約新台幣74.52 億元)。海英俊提到,賣泰達電股票獲利,屬於中期負債比率規劃,因為現在利息高,賣股的獲利可以還掉一些債。
近期泰國廠七廠落成,其他工業區也規劃兩個廠,產能佔到近 30%,除了工廠外,也增設研發中心,台達電致力多角化,加強美國、歐洲等的研發支出,可望吸引當地人才,研發費用仍維持 8% 營收占比。
目前在中國產能還有 55%,其中人才是當地最大優勢,集中式製造所產生的統合力也是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目前內銷占比不大,低於 15%,外銷美國的產線已經移出,但產能還是會維持在 50% 以上。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聯發科法說】庫存達健康水位,本季營收重返年成長,AI手機將問世
【聯電法說】Q4出貨量估減5%,毛利率續跌,車用庫存去化恐到明年
台廠新南向投資年逾10億!重要中間財產地移轉,人才、水電供應成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