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打造「生技新聚落」,強化資訊揭露,喊3年市值倍增至5,000億
證交所 5 日宣布「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希望透過健全新藥或醫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資訊揭露等措施,衝刺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達 5,000 億,三年內市值占比倍增至 2% 之目標,以引領產業多元化發展。
證交所 5 日宣布「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希望透過健全新藥或醫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資訊揭露等措施,衝刺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達 5,000 億,三年內市值占比倍增至 2% 之目標,以引領產業多元化發展。
證交所表示,多元產業聚落已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發展趨勢,美國電子、生醫類股占比均為 13%,韓國電子、生醫類股占比各為 25%、10%,香港生醫類股比重已達 5%。
相較之下,目前台灣資本市場電子、生技醫療類股占比分別約 58%、1%,仍以電子產業為重,顯見在國際資本市場產業多元化趨勢下,台灣資本市場仍待急起直追。
證交所認為,希望透過健全新藥或醫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資訊揭露等措施,衝刺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達 5,000 億,三年內市值占比倍增至 2% 之目標,打造上市新聚落,目標將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進一步擴增至 5%。
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
資訊揭露規範方面:
- 發布「新藥或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公開說明書揭露重點參考」,強化公開說明書資訊揭露,以利投資人於投資決策時之風險衡量。
- 強化新藥研發資訊之重大訊息管理,透過增進資訊透明度,以降低投資人之資訊不對稱情形。
- 鼓勵新藥研發公司增加辦理法人說明會的頻率,並於法說會上充分說明公司相關財務業務概況、研發進度、產業現況及未來發展規劃等資訊。
投資人教育宣導方面:透過辦理生技產業講座,持續加強投資人教育宣導。
證交所評估,生技醫療產業具有產品開發期長、高額研發投資、研發風險高、高專業知識門檻等特性,資本市場身負支持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及投資人保護重任。
在借鏡國際資本市場過往發展無營收及無獲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經驗,研議透過強化資訊揭露暨投資人教育宣導等面向,支持生技醫療產業發展,並兼顧投資人保護及權益。
台灣近年來在新藥開發國際授權案頻傳佳績,盼讓國際看見台灣生技研發的價值,顯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研發量能持續蓬勃發展。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生技獨角獸創造者!鑽石生技9月19日上市,來看轉投資明星有哪些
鑽石生技今起受理競拍:底價37.74元,9/19掛牌上市
谷月涵看好4大新興產業,2031年台灣有百家新經濟類型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