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2023/09/26

中國 LLM 洗牌在即,誰將在「百模之戰」中存活?

根據中信里昂證劵提供的資料,中國擁有至少 130 個 LLM,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和華為均推出自家產品,競爭之激烈被形容為「百模之戰」。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增加,資金及硬體都缺乏資源下,中國 AI 將面臨一場大洗牌,只有少數有經驗創辦人的新創公司得以存活。

顏誌廷 shutterstock_2312858285.jpg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根據中信里昂證劵提供的資料,中國擁有至少 130 個 LLM,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和華為均推出自家產品,競爭之激烈被形容為「百模之戰」。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增加,資金及硬體都缺乏資源下,中國 AI 將面臨一場大洗牌,只有少數有經驗創辦人的新創公司得以存活。

從 OpenAI 去年 11 月推出 ChatGPT 後,新創公司及科技巨擘競相投入開發生成式 AI ,全球前二大經濟體的美中兩國競爭尤為激烈。根據中信里昂證劵提供的資料,中國擁有至少 130 個 LLM(大型語言模型),佔全球 40%,僅次於美國(50%)排名第二,另外還有數十個從核心模型衍生的「特定產業 LLM」。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和華為均推出自家產品,競爭之激烈被形容為「百模之戰(War Of a Hundred Models)」。但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不斷增加,投資者警告 AI 大洗牌的時代即將來臨。

甚麼是大型語言模型(LLM)?為何成本如此驚人?

大型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是一種深度學習模型,由數百億以上參數的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所組成。但系統一開始無法真正理解語言,需要透過大量的訓練學習單字、詞和句子之間的關聯,進而發展出回答問題及生成文本等處理自然語言的能力。

模型的演化速度取決於訓練的資料數量,由於需要的硬體設備龐大,訓練成本極高。根據今年 2 月國盛證券出具「ChatGPT 需要多少算力」報告指出,大型語言模型 1 次的訓練成本介於 200 萬至 1200 萬美元之間,以今年 1 月 ChatGPT 晶片需求達 3 萬多片 Nvidia A100 GPU 估算,光硬體成本就達到 8 億美元,每天的電費高達 5 萬美元,這也說明為何 OpenAI 去年虧損達到 5.4 億美元。

缺乏資金挹注  百模相爭面臨洗牌  

由於花費驚人且模型結構相近,多數公司尚未發展出獲利的商業模式,激增的成本就先讓公司難以支撐,加上美中科技戰讓中國 AI 的發展面臨瓶頸。國內經濟不振籌資不易,國外資金受限於貿易制裁無法投資,硬體無法取得 Nvidia 及 AMD 研發的專屬 AI 晶片,因此中國投資圈認為 AI 發展即將洗牌重整。

Macquarie 集團的中國網路和數位資產研究部主管鮑天琛表示,中國的 AI 領域將面臨更多的公司整併及價格競爭,因為業界的領頭羊已經表態要透過價格戰擴大市佔,由於晶片取得限制、訓練成本且激烈競爭,運算力較低的 LLM 將遭到淘汰,只有最頂尖的公司能存活。

投資圈對於能存活的 AI 公司各有看法。深圳卓源資本旗下的卓源私募股權基金主席袁宏偉認為,最後只有兩到三個橫跨各產業的 LLM 能存活。這也是為什麼她投資新創公司時,會以具有經驗的創辦人為優先。他以搜狗公司創辦人王小川所創的百川智能為例,由於王小川對數位業務嫻熟、結合他在搜狗的成功經驗及整個行業的影響力,他們認為投資百川智能是最好的選擇。

一些知名企業家和科技高階管理階層也出資支持新的中國 AI 新創公司,例如 Google 前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和商湯科技的前副總裁閆俊傑。

戈壁創投董事總經理董和瀚認為,現在的科技巨頭在原有企業體系,已完成許多容易達成的目標,這讓他們取得絕對的競爭優勢。他表示一些投資者對於在 AI 在炒作高峰期,過早投資 LLM 公司感到遺憾,因為許多這樣的新創公司正尋求與科技巨擘合作或被收購。

許多人最後開發出的 LLM 極為相似,解決的問題也都大同小異,只在資料處理技術或模型架構中有些許的創新。與今年稍早相比,投資者已經清醒不少。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吳恩達vs. Sam Altman:兩大AI 大師對AGI 未來的不同看法
ChatGPT之父訪日對日政府談7大提案,訪台行卻揭開台灣「國家級AI危機」?
【2023人工智慧年會】Google Bard推手紀懷新:對話AI把算力推到極限,提升人機互動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