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央行利率連二凍,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46%
中央銀行今(21)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 1.875%、2.25% 及 4.125%,並下修明(2023)年經濟成長率至 1.46%、估全年 CPI 與核心 CPI 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為 2.22%、2.44%。
中央銀行今(21)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維持政策利率「連二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 1.875%、2.25% 及 4.125%,並下修今(2023)年經濟成長率至 1.46%、估全年 CPI 與核心 CPI 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為 2.22%、2.44%。
一、國際經濟金融情勢
央行表示,今(2023)年 6 月本行理事會會議以來,美、歐等主要央行去(2022)年迄今大幅升息之累積效應持續發酵,全球製造業景氣仍顯疲弱,服務業景氣轉呈降溫。主要經濟體之經濟表現分歧,美國經濟穩健成長,歐元區及英國景氣低緩,日本經濟溫和成長,中國大陸則經濟下行風險升高。通膨方面,商品類價格因全球需求降溫而回降,惟服務類價格因具僵固性仍居高,致全球通膨回降緩慢。
近期若干央行因通膨率仍高而持續升息,部分央行則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由於主要經濟體通膨壓力猶存,高利率可能將維持一段時間,預期本年全球經貿成長力道仍緩。近月市場對美、歐貨幣政策動向的預期,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美元指數自低點回升,主要經濟體貨幣對美元走貶。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金融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包括主要央行貨幣緊縮之累積效應及高利率持續期間、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全球經濟零碎化發展,恐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國際機構預期明(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平緩,通膨率將續降。惟地緣政治風險、氣候變遷等,均將影響大宗商品供應,全球通膨情勢仍具不確定性。
二、國內經濟金融情勢
央行表示,年中以來,全球終端需求持續不振,惟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推升資通訊產品出貨動能,加以傳產貨品外銷減幅縮小,致台灣整體出口減幅趨緩。內需方面,近月資本設備進口續呈雙位數負成長,廠商投資意願仍保守;惟疫後國人餐飲、旅遊需求活絡,民間消費穩健成長。在上年下半年基期較低下,本行預測本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回升為 3.81%,全年為 1.46%,低於 6 月預測值之 1.72%。勞動市場方面,近月就業人數續增,失業率較上年同期減少,名目薪資溫和成長。
展望明年,全球商品貿易成長升溫,且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回溫;加以基本工資與軍公教薪資調升,預期民間消費續增,惟因基期墊高,年成長率將低於本年。本行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 3.08%。
央行指出,今年 6 月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隨蔬果及油價變動呈先降後升,不含蔬果及能源之核心 CPI 年增率則緩步回降;1 至 8 月平均 CPI 年增率為 2.29%,核心 CPI 年增率則為 2.66%。央行預估今年下半年通膨率略低於上半年,全年 CPI 與核心 CPI 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為 2.22%、2.44%,低於去年之 2.95%、2.61%;今年國內通膨率緩步回降,主要係進口物價及生產者物價趨跌,商品類價格雖漸趨平穩,惟疫後娛樂服務需求仍殷,服務類價格漲幅居高所致。
展望明年,國際機構預期國際油價較今年小幅回升,惟國內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趨緩,國內通膨率將低於今年。央行預測明年台灣 CPI 及核心 CPI 年增率分別續降為 1.83%、1.73%。國際大宗商品與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以及天候因素,可能影響未來國內通膨發展。
(三) 國內市場流動性充裕,近月長短期市場利率小幅波動,今年 6 至 8 月銀行體系超額準備平均 600 餘億元。今年 1 至 8 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 M2 及全體銀行放款與投資平均年增率分別為 6.60%、5.80%,低於上年同期之 7.66%、7.77%。
三、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國內通膨緩步回降趨勢,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 2% 以下;此外,今年國內經濟成長不如預期,預估本、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本行理事會認為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 1.875%、2.25%及 4.125%。
鑒於全球景氣下行風險及通膨壓力仍存,央行將持續關注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之外溢效應,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等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於上述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之法定職責。
四、央行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有助銀行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此外,央行自上年 3 月以來升息及調升存款準備率,亦有助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今年以來,全體銀行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成長走緩,不動產貸款之逾放比率維持低檔,信用品質尚屬良好。隨政府相關部會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賡續完善相關制度與措施,今年以來房市交易減緩,房價漲勢漸緩,預期效果將持續發酵。
未來央行仍將持續檢視不動產貸款情形與房地產市場發展情勢,以及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
五、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
但若有不規則因素(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而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央行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彭淮南盼歐元茁壯制衡美元,一文看懂美國如何用「貨幣特權」霸凌小國
美債殖利率明示:美國經濟成長很可能比預期的更強勁
第4季經濟近乎停滯?高油價恐挑戰聯準會「軟著陸」目標
貨幣政策自主性降低楊金龍:央行決策面臨3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