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間金融巨頭納區塊鏈趨勢!花旗推實體資產轉「數位代幣」服務,跨國交易零時差
花旗財資貿易解決方案部門推出 「Citi Token Service」,讓銀行發行數位貨幣代表客戶自有資產,再透過中央銀行準備金在分佈式帳本結算,能大幅縮短支付時間並節省成本,花旗已與物流公司 Maersk 合作進行測試,希望將該服務導入航運業,將金融生態圈的銀行擔保和信用狀數位化。
花旗銀行近日宣布,其財資貿易解決方案部門(TTS)將為現金管理及貿易融資業務客戶推出一項新的代幣服務「Citi Token Services」。這項服務將利用區塊鏈和智慧型合約技術,將客戶的實體資產轉化為數位代幣,並能在區塊鏈上進行即時跨國交易。
根據花旗銀行的說明,這項新服務將提供跨境支付、資金流動性及自動化貿易融資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這項服務將能夠全年無休地為客戶提供支援,滿足客戶對不間斷且規模化的金融服務的需求。
花旗銀行全球服務負責人 Shahmir Khaliq 表示,
數位資產技術具有極大的潛力,透過將新技術應用在現有的法律工具和既定的監管框架,金融體系將能進一步的發展。花旗代幣服務(Citi Token Services)能為客戶提供即時且不間斷的線上服務,也將是下一代銀行交易服務的一個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銀行已與綜合物流公司 Maersk 合作、進行一項測試,欲將金融生態圈的銀行擔保和信用狀數位化。換句話說,透過花旗的代幣服務,航運業的交易處理時間將大幅縮短。測試展示出如何透過智慧型合約、向服務供應商即時支付代幣化的款項。
Maersk 美洲區財務經理 Marie-Laure Martin 表示,
很高興與花旗合作在數位代幣支付和智慧型合約的擔保品解決方案進行測試、並獲得成功,這項創新方案將對貿易融資的應用帶來重大影響。
花旗銀行強調,客戶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將由花旗銀行擁有、並進行管理,客戶無需自己成為區塊鏈節點、來使用這項服務。
隨著數位化和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正尋找新的方法來提供更快速、更安全的服務。花旗銀行的這項新服務無疑是這一趨勢的體現,也預示著未來金融交易的新方向。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金管會監管虛擬資產10大方向出爐:限非穩定幣、銀行信託、揭露耗電量
55%美國年輕人曾投資加密貨幣!美研究報告:全球幣圈億萬身價僅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