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有熱情也沒有興趣怎麼辦?快樂工作是神話嗎?
《關於工作的 9 大謊言》的作者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接受哈佛商業評論的專訪,談為什麼人們在工作中難以得到滿足。他說:疫情讓工作者重新與自己展開對話,去思考工作之於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是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研究者與意見領袖。與他人合作著有《發現我的天才》、《關於工作的 9 大謊言》等暢銷書。本文內容來自哈佛商業評論「找到工作的快樂」系列專訪。
想到工作就覺得煩躁嗎?常常在工作中感到挫折嗎?每天做例行、重複性的工作,覺得很瑣碎沒有影響力,雖然離職可以不用再看到這些人、這些事,但沒有人能保證類似的場景會不會再現。對部分職場工作者來說,想到扛在肩上的種種責任,離職只能是一場默默搬演的內心戲。
Marcus Buckingham 發現,有較多的醫療工作人員與教師表示難以投入自己的工作。一般以為醫療與教育工作者能在過程中獲得幫助別人的意義感,但是許多人表示工作本身讓他們失去了熱情,在疫情之前,這樣的不適感早已存在,而疫情的爆發更放大了負面的感受。
為什麼我們難以在工作中得到滿足?
Buckingham 說,人們難以投入工作並從中獲得滿足,第一個原因是缺乏信任。根據調查,僅有 14% 的工作者認為自己能全然信任團隊與主管。第二是團體的動力與被人們遺忘,第三則是工作團隊過於注重量化的績效,卻忘記每一位員工作為「人」的本質。我們不能否認工業革命帶來的文明進步,但是把人視為螺絲釘的營運方針,讓職員對工作產生極大的疏離感,「疫情讓工作者跟自己重新展開對話,去思考工作之於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外在激勵有助於讓我們更投入工作嗎?
只有 2% 的人認為加薪能讓他們更投入工作,Buckingham 表示,高薪、激勵獎金就像糖上癮,這種快感不能帶來永續的創新與創造力,「如果你單純為了錢工作,持續精神消耗,幾年後你的身心都會受傷的。」
我們是不是對工作要求太多了?
常聽人說「這不過是一份工作」,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中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想從工作中得到快樂?我們是不是對工作要求太多了?
Buckingham 認為,那些樂在工作的人會意識到這兩個問題:在工作中有人關心我嗎?在工作中我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嗎?
雖然沒有數據證明有人能 100% 熱愛工作中所有的事務,但是在過程中,若有 20% 的內容能讓人進入「心流」,將減少燃燒殆盡的感受。藉由工作透過行動把自己的在意的事表現出來,因此獲得滿足,這種熱情能讓人成長,更能拓展自己的邊界。
這世界存在快樂的工作嗎?
Buckingham 說,我們週遭充斥著毒雞湯,例如「尋找你的天命」、「做你真正熱愛的事,你就不會覺得自己在工作」,但如果要找到天命人生才能開始,恐怕會蹉跎太多的時間。
根據調查,有 27% 的人認為現職完全不適合自己,有 73% 認為可以在不離職的情況下調整自己的工作認知。Buckingham 認為,其實這 73% 的人很少真正採取行動檢視自己跟工作的關係,認真觀察在工作中,有哪一部分是自己做得很愉快的,有哪一部分是自己真的無法忍受的。只要在現職中找到至少 20% 能夠全心投入的事情,就能大幅減少倦怠感受。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