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國情咨文的產業趨勢摘要
美國總統拜登在 3 月 1 日發表國情咨文,在一個小時的演講中,拜登從國家基礎建設、企業經營規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幫助人民對抗通貨膨脹等主題,期許「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美國(building a better America)」。本文摘要拜登的國情咨文,讓你快速掌握美國產業趨勢重點。
美國總統拜登在 3 月 1 日發表國情咨文,在一個小時的演講中,拜登從國家基礎建設、企業經營規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幫助人民對抗通貨膨脹等主題,期許「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美國(building a better America)」。

商益
美國救援計劃 (American Rescue Plan)
拜登提到自己在一個普通家庭長大,對於食物價格的上漲很有感,這也是為什麼就任總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爭取「美國救援計劃」的通過,用來幫助美國人餐桌上有食物、有一片屋頂可以遮風避雨,並且降低醫療保險的費用,給人們一點喘息的空間。拜登認為這個政策幫助到勞工,還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2021 年總共有超過 650 萬個新職缺,相比於川普政府通過的兩兆美元減稅政策,只有美國最富有的那 1% 的人受益。
這也是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根本差異。拜登表示,過去人民被告知,如果幫最富有的人減免稅收,這些好處終究會有利於其他所有人,但是拜登認為這種涓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實際上造成的結果是經濟成長減緩、工資不再成長,同時國家負債增加,以及貧富差距加大。
民主黨所提出來的解法,是投資美國、教育美國人民,增加整體的勞動力,從下而上建設經濟。
兩黨基礎設施計劃 (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Plan)
拜登去年度的兩大政績,就是在年初讓國會通過「美國救援計畫」,年底則通過「兩黨基礎設施計劃」。拜登說,美國曾經擁有地球上最好的道路、橋樑和機場,但是現在的基礎設施排名已經掉到世界第 13 名,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無法在這個世紀與其他國家競爭,所以未來十年將是展開基礎建設的時刻,將讓全美國的道路、機場、港口和下水道現代化。
拜登宣布:
- 將在美國建立一個由 50 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組成的全國電網
- 開始在全國範圍更換有毒的鉛管,讓每個人都能喝到乾淨的水
- 將為每個美國人提供負擔得起的高速網路
- 開始修復超過 65,000 英里的高速公路,和 1,500 座年久失修的橋樑
不只如此,拜登提到在用納稅人的錢重建美國時,將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來支持美國的就業。這還包括了每年 6,000 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從航空母艦的甲板到高速公路護欄上的鋼材,都會是美國製造的。
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 (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為了爭奪未來最好的工作,美國需要與中國和其他競爭對手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所以拜登也提到已經在國會通過美國創新和競爭法,該法案將對新興技術和美國製造業進行破紀錄的投資。拜登還說,幾年前還打算在海外建廠的公司,現在都已經選擇在美國設立新工廠了。
- 到場支持的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季辛格(Pat Gelsinger)向拜登表示,準備投資 200 億至 1000 億美元,這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製造業投資之一。
- 福特正在投資 110 億美元製造電動汽車,在全國創造 11,000 個職缺。
- 通用汽車也正在進行歷史上最大的投資——70 億美元用於製造電動汽車,在密西根州創造了 4,000 個職缺。
拜登的首要任務:控制價格 (getting prices under control)
雖然創造了破紀錄的工作機會,工資也越來越高,但是大多數的家庭還是難以應付帳單上的數字,通貨膨脹讓他們感到收入難以應付支出。拜登提到了美國的經濟復甦速度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還要快,但這也意味著企業很難聘雇到足夠的勞工來維持工廠的生產,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商品從倉庫運送到商店之後,價格就上漲了。
政府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壓低工資,這會讓美國人更窮。拜登選擇了另一個計劃來對抗通貨膨脹:降低成本,也就是在美國本土製造更多汽車和半導體,這麼一來更多的商品在美國流通得更快、更便宜,也能創造更多的工作,讓美國人過上好日子。
拜登主張,與其依賴外國供應鏈,不如在美國製造,經濟學家稱為「提高美國經濟的生產能力(increasing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our economy)」, 拜登稱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美國(building a better America)」。
以下是拜登的通膨緩解計畫:
- 降低處方藥的價格:將胰島素的費用限制在每月 35 美元。
- 降低能源成本:透過投資和抵稅讓太陽能、風能發電翻倍,降低電動車售價。
- 降低托育費用:把大多數家庭的費用減半,並幫助父母重返工作。
那麼錢從哪裡來呢?拜登說,去年美國 55 家《財富》500 強的企業,賺取了 400 億美元的利潤,卻沒有繳納任何聯邦所得稅,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在新的稅改制度中,年收入低於 40 萬美元的人,不會支付一分錢的新稅,但拜登提議對企業徵收 15% 的最低稅率,這個最低稅率和全球 130 個國家一樣,所以企業就無法透過將工作機會和工廠轉移到海外,來逃避在美國應該繳納的稅款。
這就是拜登的計劃:促進經濟成長,並降低家庭要支付的成本。
降低成本意味著需要更多競爭 (Lowering costs means demanding more competition.)
拜登表示,沒有競爭的資本主義就不是資本主義,而是剝削,這會推高價格。當企業不必競爭時,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企業的利潤就會上升,但隨之而來的是小企業、家庭農場就會倒閉。
拜登宣布,將出手打擊那些向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過度收費的企業,並且承諾給勞工公平的機會,提供更多的培訓。拜登還說,當大多數勞工想要組建工會時,他們的行動不應該被阻止。
核稿編輯:陳涵書
《商益》是一個新成立的財經商業媒體,相信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我們的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我們的 Substack。
原始出處:
Remarks of President Joe Biden –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As Prepared for Deli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