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手中持股小賺想出場?主動投資人:留在市場!
今年至今,S&P 500 上漲了 9.35%,Nasdaq 上漲了 22.25%;看著手中持股的損益從虧損到回本甚至小賺,你也在等待這波上漲停滯的時候準備出場嗎?
主動投資人,也是 Fisher Investments CEO Ken Fister 告訴你:留在市場。這就是致富者跟一般投資者的不同思維。大多數投資人遇到持股虧損時多半置之不理,一旦回本甚至略有獲利時便急著出場,Fisher 表示這是錯誤的選擇。
持股從虧損邁向獲利時,投資人該做的是留在市場
當持股從虧損邁向獲利時,通常是股市邁向另一個牛市的開始,投資人該做的就是留在市場直到這波牛市結束,將長期投資列為首要目標,就能避免錯過參與牛市的遺憾。
身為傳奇的主動投資者,Fisher 貫徹這種理念。透過 Fisher 投資組合中的兩檔持股,投資人將更能理解 Fisher 的選股哲學,以及將它們納入投組的原因。
Thermo Fisher 是全球最大的醫療保健供應商之一,市值超過 2,030 億美元;儘管最近一季財報受到 Covid-19 影響,使得測試收入從去年同期的 17 億美元大幅下滑到1.4 億,因此營收與同期相比也下滑 9.4% 至 107.1 億美元,EPS 則為 5.03 美元。對於 2023 年的營運表現,TMO 維持之前的預估,全年收入為 453 億美元,全年 EPS為 23.70 美元。Fisher 對 TMO 的持股市值超過 12.6億。
Fisher 對 TMO 的認同與 Stifel 分析師 Daniel Arias 對 TMO 的評價不謀而合。Arias在評估 TMO 第一季財報時表示:
對於需求風險的爭論將持續下去,但對於我們,TMO 標榜多樣性的產品組合、執行效率以及獲利機會,使得 TMO 與其他公司與眾不同;雖然部分投資者認為這波熱潮需要稍微降溫,但若能以 20 倍的 EPS 買入 TMO,對於較高風險容忍度的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Arias 對 TMO 評價為持續買入,目標價達到 700 美元,顯示該股票在未來幾個月內將上漲 33%。所有 Arias 的同事們對觀點均無異議。也形成了強烈的買入共識觀點。
Fisher 的持股理念:長期投資,留在市場
TSMC(Taiwan Semiconductor),這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商自 1987 年成立以來專注於生產先進的積體電路(IC)和系統單晶片(SoC)解決方案,在運算跟儲存需求水漲船高的現在,作為全球晶圓代工譜上第一位,台積電同業領先競爭者一個世代的技術優勢,Fisher 目前持有的 TSM 市值為 23.3 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半導體晶圓代工廠,TSMC 也依照蘋果、AMD、Nvidia 和高通等公司的合約製造晶片,市值達到 4,500 億美元。
市場需求下降也讓 TSMC 財報下滑,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8%,為 167.2 億美元 。TSMC 預計 Q2 的預計收入將在 152 億美元至 160 億美元之間,與去年同期的181.6 億美元相差甚遠,但 Fisher 對 TSMC 的未來發展依舊樂觀。
Fisher 的持股理念清楚明瞭:留在市場,長期投資,不要為了等待已久的損益兩平,而錯過正義 = 要開始的牛市。
核稿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高效能運算和 AI 發展的造浪者:Nvidia
打開AI加速器,提升生產力的科技Infinity War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