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2023/05/05

區域銀行股頻暴雷,道瓊今年來報酬由正轉負

RIA Advisors 投資組合經理人 Michael Lebowitz 指出,Fed 如今束手無策,若銀行危機在疫情爆發、通膨大增前出現,Fed 勢必會考慮降息或放緩量化緊縮(QT)貨幣政策,但通膨居高不下、讓他們不敢貿然動作。

MoneyDJ理財網 Fed Meets As Speculation Builds On Possible Rate Cut
Photo Credit:Getty Images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MoneyDJ,商益獲授權轉載。

區域銀行危機蔓延疑慮再起,衝擊美國四大指數走軟,也導致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今(2023)年以來的報酬由正轉負。

區域銀行頻頻暴雷

總部位於加州比佛利山的在地銀行 PacWest Bancorp. 證實市場傳言,坦承正在探索策略選項、包括出售。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 4 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亞利桑那州地方銀行Western Alliance 考慮出售部分或全部事業。不過,這個消息隨即遭到該行否認,稱「Western Alliance 並不打算出售、也未聘用顧問探索策略選項。」

PacWest 終場暴跌 50.62%、收 3.17 美元;年初迄今已崩跌 86.19%。Western Alliance 盤中一度慘摔逾60%,但在該行否認出售謠言後跌幅收斂,終場重挫38.45%、收 18.20 美元。

其他區域銀行類股同步下殺。Comerica、Zion Bancorporation 分別下挫12.28%、12.05%。SPDR 標普地區性銀行 ETF(SPDR S&P Regional Banking ETF,代號為KRE.US)盤中一度重挫超過 9%,終場下跌 5.45%、收 36.08 美元。

美國銀行控股公司 First Horizon Corp 也慘跌33.16%,主因加拿大 Toronto-Dominion Bank Group 取消對該行的 134 億美元收購案。

除了區域銀行頻頻暴雷、信用環境緊縮壓抑股市外,人們也擔憂,聯準會(Fed)恐怕不會降息來緩解銀行壓力。

MarketWatch 報導,RIA Advisors 投資組合經理人 Michael Lebowitz 指出,Fed 如今束手無策,若銀行危機在疫情爆發、通膨大增前出現,Fed 勢必會考慮降息或放緩量化緊縮(QT)貨幣政策,但通膨居高不下、讓他們不敢貿然動作。

Fed 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4 日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如期升息一碼至 5~5.25% 後表示,雖然經濟依舊面臨高通膨、卻也出現趨緩跡象,還有銀行即將嚴格收緊信貸的風險,究竟要不要繼續升息、Fed 如今沒有明確答案。他並表示,鑒於通膨難以迅速下降,今(2023)年談降息仍嫌過早。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今年報酬由正轉負,VIX 創 3 月以來新高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5 月 4 日終場下跌 0.86%(286.5 點)、收 33,127.74 點,創 3 月 30 日以來收盤新低;年初迄今下滑 0.06%。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0.49%(58.93點)、收 11,966.40 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 0.72%(29.53點)、收 4,061.2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0.53%(15.74點)、收 2,941.63 點。

市場恐慌氣氛增溫。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波動率指數(VIX)大漲 9.54%、收 20.09 點,創 3 月 27 日以來收盤新高。

個股變化方面,超微(AMD)逆勢勁揚 6.11%、收 86.61 美元,漲幅居費半 30 支成分股之冠;盤中一度大漲 12%。市場謠傳,超微正在跟微軟(Microsoft)開發一款全新人工智慧(AI)處理器,微軟將提供資金協助超微。超微競爭對手輝達(Nvidia Corp.)聞訊下滑 0.86%,超微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2330)ADR 則上漲 0.96% 。

高通(Qualcomm Inc.)因財測欠佳、股價下挫 5.54%、收 106.58 美元。高通公布,上季智慧機晶片營收萎縮 17%,主因整體環境充滿挑戰、中國智慧機市場復甦進度緩慢。

健身器材和媒體公司派樂騰(Peloton)公布的第三季度每股虧損達 0.79 美元、遜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虧損 0.46 美元,股價應聲大跌 13.48%、收 7.64 美元。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聯準會利率決議,市場最想聽到Fed說:It’s over!
【高通財報】未來展望不如預期盤後重挫,聯發科一度跌逾2%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