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營利到營利,OpenAI 變了嗎?技術長:使命沒變,但AI系統很燒錢
OpenAI 的 CTO Mira Murati 接受專訪,討論 AI 的安全性與OpenAI 這幾年來的轉變,也說自己沒想到用戶對 ChatGPT 的反應會這麼熱烈。
OpenAI 的 CTO Mira Murati 接受美聯社(AP)專訪,討論 AI 的安全性與公司對強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的願景。
Murati 2018 年加入 OpenAI,當時公司還是非營利的實驗室,在推出 ChatGPT 之後,OpenAI 如今已是受全球注目的企業。
身為 CTO,Mira Murati 的職責是帶領 OpenAI 的研究、產品、安全團隊,過去曾領導的 AI 模型包括 ChatGPT、DALL-E(圖像生成工具)與最新的 GPT-4。
OpenAI 認為的強人工智慧(AGI)是什麼?
Mira Murati 解釋,強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指的是有高度自主性的系統,能夠產出顯著的經濟成果。這個系統擁有人類層級的能力,涵蓋不同領域。OpenAI 的願景是安全建立這個系統,並讓它的功能與人類的意圖一致,「AI 系統能依照我們的想法做事,並盡可能讓更多人都獲益。」
GPT-4 與 AGI 有什麼關係?
Mira Murati 説:「我們距離一個安全、可靠、一致的 AGI 系統還有一大段距離。」要達到這個理想有幾個要素。從研究的角度來說,我們嘗試建立一個能跟人類一樣,可健全理解世界的系統。
GPT-3 一開始只用純文字來訓練,但是我們的世界並非只有文字,還有圖像跟其他元素,我們也要提升這些系統的通用性。
GPT-4 是一個更強大的系統,它的推理能力非常關鍵。如果這個模型夠聰明,能了解模糊或是層級更高的方向,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去想如何讓它遵循這個方向。如果它不能理解這些方向,它就難以保持一致。
關在實驗室裡面發展這個技術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讓它接觸真實世界,檢視它的弱點是什麼,會破壞哪些事。我們要在可控且低風險的情況進行,並盡可能取得回饋。
OpenAI 採取做了什麼「安全措施」?
Mira Murati 回應,OpenAI 在每個階段都會思考干預的方法,在訓練模型的初步階段會調整一些數據。
以 DALL-E 來說,OpenAI 希望減少具傷害性的偏見問題,因此在訓練用的數據庫裡調整女性跟男性的圖像比例。但這麼做也可能造成另一種干擾與不平衡,所以要非常小心,必須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審核才行。
OpenAI 在訓練 ChatGPT 時,刻意強化它與人類的互動,從人類的回饋中學習,讓它能與人類的喜好一致。「好的行為我們會強化,不良行為則會被弱化。」
AI 系統應該被監管嗎?
Mira Murati 認為 AI 一定要被監管。OpenAI 持續跟政府、監管單位、相關開發者溝通,在企業的層面上至少達到一定的標準。
過去幾年來,OpenAI 跟大型語言模型開發者在訂立基礎安全標準上有一致的想法,「我認為這方面要多做一點,政府機構監管者也應該要積極參與。」
馬斯克等人公開呼籲暫停開發 AI 模型 6 個月,你怎麼看?
Mira Murati 認為在複雜的系統裡設計安全機制並不容易,其中有很多眉角,那封聯署信提到的風險是有憑據的。
OpenAI 多年來已經公開討論與研究這些問題,「我不覺得光是連署就能有效建立一個安全機制,簽名也不足以把這個領域的專家集合起來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Mira Murati 說:「在那封信裡,關於 GPT-4 或 GPT-5 的說法並不是真的,我們沒有訓練 GPT-5,我們也沒有急著推出 GPT-4。事實上,我們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專注在 GPT-4 的安全發展與部署,後來在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推出了 GPT-4,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使用它,且它也非開源。」
Mira Murati 認為 AI 系統的安全機制是困難的,這需要深思熟慮,持續探究,以及參與者們要一起協作。
從非營利到營利,OpenAI 變了嗎?
Mira Murati 説自己剛加入 OpenAI 時,它還是個非營利組織。「我認為這是人類所能發展的重要技術,我相信有 OpenAI 使命的公司能確保它好好發展。幾年過去了,公司的結構也有所變化,因為營運系統很貴,需要非常多的資金。」
Mira Murati 表示,OpenAI 還是會為非營利的使命服務,這就是為什麼公司有「利潤上限」(capped profit)的結構。「自創立以來,OpenAI 團隊的使命沒有改變。在過去 5 年來,我們思考什麼是最佳的部署方法,如何用最安全的方法來部署,這是跟之前最不一樣的地方,我想這是很好的改變。」
ChatGPT 問世之前,OpenAI 想過人們會怎麼反應嗎?
Mira Murati 説,這個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個月,OpenAI 對模型的限制很有信心,也有客戶透過 API 使用過了。OpenAI 將它調整成對話形式,並且邀請研究者測試,在小型、彼此信賴的團隊中持續探索,也發現它需要更多來自於人的資訊與數據。
我們希望更多人可以使用它,這是一個研究預覽(research preview)而非產品。我們的目的是搜集回饋然後改進這個模型。我們沒想到人們會這麼喜愛跟 AI 系統對話,真沒想到用戶數量會這麼多,大家會這麼感興趣。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GTC 2023】黃仁勳對談 OpenAI 首席科學家:ChatGPT 怎麼訓練的?GPT-4 有多強?
OpenAI CEO:GPT-4老早就開發好了,為什麼直到最近才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