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扮演 AI 夥伴角色,Omniverse和AI Foundations協助企業升級AI-First
NVIDIA 在台灣有團隊,但到底 NVIDIA 台灣是什麼樣的存在?《商益》採訪到 NVIDIA 台灣的業務協理邾亦為(Alex)、資深產品經理陳易昇(Steve),請他們分享在 AIGC 變得如此火熱的現在,提供九成以上人工智慧算力晶片的 NVIDIA 又看到了什麼趨勢?
NVIDIA 大家都很熟,也知道在台灣有團隊,但到底 NVIDIA 台灣是什麼樣的存在?《商益》採訪到 NVIDIA 台灣的業務協理邾亦為(Alex)、資深產品經理陳易昇(Steve),請他們分享在 AIGC 變得如此火熱的現在,提供九成以上人工智慧算力晶片的 NVIDIA 又看到了什麼趨勢?
NVIDIA 台灣的團隊到底在做什麼呢?
Alex 首先提到,台灣有很多 OEM 的製造夥伴,除了代工為主的電子五哥,還有品牌廠華碩、宏碁、技嘉、微星等都需要有對應的團隊在台灣,無論是銷售、硬體、軟體等的對接,同時也要跟晶圓代工製造與測試的夥伴一起合作。不諱言台灣市場的人口不多,但卻是很多全球性品牌的總部所在地,所以台灣團隊在 NVIDIA 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存在。
Alex 負責的是 GeForce 的相關業務,與臺大、清大、師大等多所大專院校合辦 Omniverse 相關課程,並成立 NVIDIA Studio 協作空間,推廣 GPU 的加速運算給創作者與開發者,這些經營更是彰顯著 NVIDIA 對台灣市場的深耕。執行長黃仁勳去年十月底來過台灣,今年五月的 COMPUTEX 更將擔任主題演講者,這都顯示了台灣的重要性。
Omniverse 台灣有哪些產業在用?每個人都能用嗎?
GeForce 在台灣的業務看起來相當多元,那麼 Omniverse 的部分又是如何呢?負責的 Steve 表示,Omniverse 是一個透過 GPU 加速的 3D 設計平台,大多數的合作不方便透露,但目前台灣的確有製造業、電信業以及許多學術單位和設計產業都投入在發展,未來可以陸續看到成果。
Steve 解釋,Omniverse 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協作,透過 3D 設計的工作流程應用在產業裡面;第二是模擬,而且是符合物理正確性的模擬,包括比例、力學、材質等等。也就是說,你還沒蓋工廠之前,就可以先打造一個 3D 的工廠,模擬產線的動態,看看是不是會有機器手臂互相干擾等等的問題。
而協作的過程中,Omniverse 可以連接到 Autodesk、Unreal Engine 或者是一些建築業用到的 Rivet、SketchUp 等應用程式,在不改變原本的工作流程上進行協作上的增強,加速原本的流程。
在 AI 加入之後,還可以去生成模擬的一些內容,例如原本需要動態捕捉設備才能獲得動作,但現在可以用一台相機去拍就可以了,大幅加速並且節省成本,這也是Omniverse平台的核心價值。
Steve 補充,RTX 的 GPU 就可以運作 Omniverse,就算是筆記型電腦也可以,當然也可以用工作站伺服器,這讓部署更有彈性,也就等於能讓所有的人都把 Omniverse融入到工作流程裡。
也就因為 Omniverse 可以模擬出一個虛擬世界,過去訓練自動駕駛車其實很危險,要一台車實際上路一直跑到數百萬公里,但是現在可以模擬的方式先訓練,而且加上生成式 AI 去產生各種情境,比實際上路更多元也更完整。
模擬過程中,隨機性出現各種障礙物、氣候、路況、場景,確定模擬到最滿意的結果,才到馬路上去,不但成本很低、速度很快,而且效果更好。所以 Omniverse 和生成式 AI 兩個技術是相輔相成的完美搭檔。
企業想發展 AIGC,但買得到晶片嗎?
原本想了解,台灣是否有企業也在大力佈局 AIGC 的發展,採購大量的 A100 或 H100等 GPU?由於無法透露客戶訊息,但 Alex 表示,只要是巨頭,不可能沒有 AIGC 策略,甚至想建構自己的 ChatGPT。
而要發展 AIGC,除了買 GPU 以外,也可以透過雲端取得 NVIDIA AI Foundations 的服務,包含三種企業級生成式 AI:語言模型、視覺模型和生物學模型。
所以 Alex 認為,有沒有買不是很重要,沒有買不代表沒有在做,但大企業會有自己的AIGC 策略,這才是重點。就像黃仁勳所說的,現在是 AI 的 iPhone 時刻,企業都在努力調整策略變成 AI-First。
Steve 也補充,買 GPU、找地、蓋機房、找電力都要花時間,對於急迫需要算力的企業來說,AI Foundations 能夠比較快速部署。
也的確各大企業都在部署 AI 技術來升級自己的效率,包括在今年 GTC 大會上就有台積電與 NVIDIA 的合作,透過 cuLitho 函式庫讓台積電的 2 奈米製程上,提升運算式微影技術的效率超過 40 倍,也讓韓國媒體感到緊張,呼籲三星趕快找盟友。所以三星也可以用相同的技術嗎?
Alex 則表示,韓國有另外的業務團隊,NVIDIA 的韓國業務一定會去把各種可能性提供給客戶參考,不見得是同樣的解決方案,但這就是每一個市場的業務工作,去驅動更多客戶與 NVIDIA 產生深度合作,同時幫助客戶在事業策略上取得成功。
Alex 也分享,黃仁勳透露當初決定將全球第一台 DGX 交給 OpenAI,是基於對 OpenAI 團隊的強大信心,包括創辦人 Ilya Sutskever、Greg Brockman、Sam Altman 等世界級的人才。不只 OpenAI,還有許多優秀的團隊例如 Deep Mind、Google Brain、Meta 等,都有絕佳的能力可以開發 AI 模型,而 NVIDIA 與他們的合作也非常密切,投注了很多的工程能力幫助他們在研究上不斷突破。可以說 NVIDIA 就是他們的 AI 夥伴,為他們打造強大的 AI 基礎建設。
NVIDIA台灣的資深產品經理陳易昇(Steve)是即將於 5/6-5/7 舉行的「2023 Generative A I年會」講者,將代表 NVIDIA 分享 Omniverse 的一切,與 AIGC 創作者及產業人士進行交流,了解 AIGC 的使用者在想什麼、做什麼、用哪些工具、可以怎麼與 Omniverse 協作?
想掌握最新的 Generative AI 應用方式、跟現場來自各行各業的 Generative AI 實踐者一同合作,可點擊以下報名網址。
核稿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李慕約:AIGC 需要培養的四種能力與精進技巧的三種方法
侯宜秀:ChatGPT可能有菜鳥律師程度,卻不是能負責的法律顧問
OpenAI 是 CloseAI?尹相志:任何強迫別人開源的都是耍流氓
李怡志:有了生成式 AI,大多數人都可以表達自我
2023 AIGC年會現場報導:打造AI時代思維,讓創意成為你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