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 2023/04/12

升息效應:企業減少貸款、存款餘額增加,國銀存放比創歷史次低

升息效應讓資金湧入銀行,今年 2 月底國銀存款餘額達新台幣 52.92 兆元,月增逾 3,000 億元,帶動 2 月底國銀存放比降至 69.5%,創歷史單月次低,僅高於 2021 年12 月底的 69.23%。

中央社 shutterstock_533417881.jpg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 TPG Images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商益獲授權轉載。

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 2 月底止,39 家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達 36 兆 7,795 億元,月增 822 億元;存款總額達 52 兆 9,203 億元,月增 3,326 億元。受存款大增影響,2 月底國銀存放比降至 69.5%,不僅連 5 個月下滑,更創下歷史單月次低。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在例行記者會指出,國銀 2 月存款增加逾 3,000 億元,主要有 3 大原因,包括壽險業資金移動、電子業轉存款增加及公營事業轉存款增加。

童政彰表示,國銀存款總額上升,有升息影響因素在內,從國銀高資產財管業務開辦情形同樣可以看出,高資產客戶進行資產配置,確實有因利息走高,推升銀行吸收存款動能。

2 月存款增加前 3 大銀行,依序為第一銀行月增 844 億元、台新銀行月增 668 億元、中信銀行月增 562 億元。

至於前 2 月存款增加前 3 大銀行,依序為中信銀行增加 1,215 億元、台新銀行增加1,191 億元、合作金庫增加 798 億元。

放款方面,國銀 2 月放款總餘額增加 822 億元,其中,對政府機關放款增加 718 億元、對個人放款增加 495 億元、對公營企業放款增加 461 億元,對民營企業放款反而減少 852 億元。

童政彰指出,升息墊高企業貸款成本,一旦貸款屆期,企業目前傾向選擇暫時不續借或提前還款,整體借款意願降低,導致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反而呈現下滑。

若從放款用途別觀察,國銀購置不動產放款月增 429 億元、週轉金放款月增 367 億元、購置動產月增 63 億元、企業投資月減 37 億元。

2 月放款增加前 3 大銀行,由台銀放款月增 702 億元居冠,主要是因應公營事業週轉需求所致,其次依序為國泰世華銀行放款月增 188 億元、台新銀行放款月增 136 億元。

同步檢視國銀放款品質,截至今年 2 月底止,國銀逾放金額為 589.8 億元、月增16.08 億元,逾放比持平於 0.16%,國銀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覆蓋率為 845.18%,月減 21.62 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升息會影響房價嗎?】升息究竟會讓房價上漲、還是下跌?看完本文讓你不再被業者誤導!
升息雖然短期會造成債券ETF下跌,但長期報酬會增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