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AI還在中學階段未成熟 取代哪些產業不可知
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說,人工智慧(AI)還處在中學生階段,會取代哪些產業還不可知,目前 AI 可以強化科學家的判斷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商益獲授權轉載。
童子賢今天出席「AI 進行式:技術展望與產業應用論壇」,與 PChome 網路家庭執行長張瑜珊、AI 跨國公司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等產業專家對談,並於會後接受媒體採訪。
他說,AI 背後有幾項技術,第一是透過大數據學習,第二是需要有很強的運算能力,第三是需要很好的演算法。電腦世界和網路世界會有越來越多具有良好演算法的設備或軟體,幫助人類進行預測和判斷。
媒體詢問 AI 可能取代哪些產業,童子賢認為「不會那麼快」。他說,AI 還處在中學生階段,還沒到大學或研究所程度,一個產業要發展到研究所程度以後,才算是成熟到不會再改變。
童子賢表示,目前 AI 會取代哪些產業還不可知,但是 AI 對於判斷圖形和聲音非常擅長,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曾把拍攝太空的照片交給 Google 掃描與判斷,竟然發現很多科學家沒發現的內容,甚至在舊照片發現新的行星體系。
他認為,AI 會強化科學家的判斷能力,目前還沒到取代人類的階段,大部分是強化工程師、作家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童子賢指出,未來台灣硬體製造業是否該針對軟體進行更多投資,要看是否往應用端發展,例如自己很想要有一台掃地機器人不會輕易被地毯絆倒。如果世界停留在「應用型人工智慧」(Applied AI),或許會很美好;他擔心「強人工智慧」(Strong AI)發展太快,會像電影「魔鬼終結者」一樣影響人類。
他也笑說,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要運作得這麼快,背後需要廠商賣很多伺服器和相關零組件,其實供應商都很開心。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比爾蓋茲:AI時代已經來臨!不要過度焦慮,但要思考這3個問題
OpenAI CEO:GPT-4老早就開發好了,為什麼直到最近才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