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將再次轉型,成為世界最大的串流廣告霸主
Netflix 是一家很會轉型的公司,本文就以 Netflix 為例,來說明一家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可以從 Netflix 學到的事情。我們要很清楚,企業在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策略,產生不同的商業模式,你可以說這是轉型,而實際的成效,就展現在營收的貢獻比例上。
今年第一季 Netflix (股票代號:NFLX)財報公布之後,確認 Netflix 的全球訂閱用戶流失了 20 萬人,造成 Netflix 股價大跌,也讓 Netflix 宣布將導入串流廣告模式。雖然相較於全球超過兩億的訂閱用戶,損失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但其實意味著一件事情:以優良體驗吸取更多用戶的階段已經走到盡頭了。
我們要很清楚,企業在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策略,產生不同的商業模式,你可以說這是轉型,而實際的成效,就展現在營收的貢獻比例上。Netflix 是一家很會轉型的公司,本文就以 Netflix 為例,來說明一家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可以從 Netflix 學到的事情。
Netflix 如何擊敗百視達?
Netflix 在 1997 年成立的時候,其實是一家從事實體業務的網路媒體公司,透過網路讓用戶選擇要租什麼電影,再郵寄 DVD 給用戶,以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是圖打敗有大量實體店面的百視達(Blockbuster)。
不過當時的百視達可是媒體巨獸,號稱七成的美國人,在十分鐘車程內就可以找到一家百事達租片,可說是超級方便,那為什麼消費者要用很緩慢的郵寄方式來租片呢?的確,Netflix 一開始在營運上就面臨困境,雖然的確可以服務到家裡附近沒有百視達的用戶,但其實 Netflix 真正讓用戶寧可等待郵寄的原因是第一次轉型:從以片計費,改成訂閱式吃到飽,每月付不到 20 美元,看得越快,就能看得越多,就越划算。
轉型策略:抓著對手的痛點,死命地打
百視達的服務有一大痛點,那就是 DVD 的週轉率要高才賺錢,可是大家租片很方便,看片要找時間啊!不是不看是還沒時間看,但是百視達又用高額罰金逼消費者趕快看完還片,所以商業上和消費者的需求是衝突的,而 Netflix 則不罰錢,你每個月就是付這麼多錢,看得慢是你的損失,但消費者感受上反而比較好。
而且這個轉型策略有一個很強的地方在於:百視達有實體店面的包袱,所以開始面臨競爭壓力之後,想轉型也很難,因為如果學習 Netflix 的郵寄服務,那麼對實體店面是一大衝擊。換句話說,百視達被自己卡住了。後果,可想而知,百視達消失在市場了。
這一次的轉型,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Netflix 的營收,從租一片多少錢、出租了多少片就賺多少錢的模式,轉變成每人每月付多少錢的訂閱制,不但營運上痛擊對手,財務上也穩定許多。

Netflix 第一次轉型營收變化
Netflix 如何成為串流影音平台的龍頭?
「在家看電影」這個市場,Netflix 很顯然有許多競爭者,包括有線電視等,那可就不是郵寄 DVD 就可以取代的。Netflix 的優點是可以選擇自己想看什麼,而有線電視的優點則是打開就有得看,而當時其實兩種模式是互補,當不知道想看什麼的時候就打開有線電視,當有想看的電影,就上網到 Netflix 租片。但,Netflix 想的是:為什麼我不能兩個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