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接受這些夕陽職缺!」你一定得知道的三大轉職策略
你想轉職了嗎?可能是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也可能是工作還可以接受,但是隨著通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想辦法找到更高薪的工作。本文將解析人力銀行眾多職缺在過去十年的薪水高低與職缺多寡變化,試著幫你找到轉職的最佳策略。
你想轉職了嗎?可能是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也可能是工作還可以接受,但是隨著通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想辦法找到更高薪的工作。本文將解析人力銀行眾多職缺在過去十年的薪水高低與職缺多寡變化,試著幫你找到轉職的最佳策略。
我們先來看看十年前(2013 年)104 人力銀行的「各行業薪資與工作機會」資訊,橫軸是工作機會多寡,縱軸是收入高低,像是金融專業、營建施作就屬於收入不錯,機會也多的工作,但也的確需要比較專門的證照或技術,而保全警衛、美容美髮的工作機會更多,但很遺憾的是收入處於相對較低的層級。

所以在四個象限裡面,右上角屬於錢多機會也多的職缺,但專業程度其實也相當高,像是工程研發、軟體工程等等,都不是可以突然轉職進去的工作,但是經過一定的職訓,也還是有機會,尤其是職缺越多,也代表在專業度合格的情況下,雇主越有機會接受轉職的可能性。
但如果到左上角這種錢多卻機會少的職缺,要轉職進去大概就很難了,甚至可能裡面的人都不得不轉職出去到別的工作,畢竟以圖上的數據來看,平均每人根本分配不到一個工作機會。以最左側來看,生技研發的工作在十年前雖然收入不差,但是職缺卻是少得非常誇張,也難怪當時會流傳「一日生科,終生科科」的說法。
下面兩個象限則是收入不高的職缺,先說左下角的「死亡象限」,基本上這個象限的職缺在職涯發展上相當弱勢,除了收入低以外,職缺還很少,這就意味著如果想離開這份工作去找另一份相近的職缺,成功率也很低,要不就是得屈就在一份自己已經覺得很厭惡的工作,要不就是被逼得不得不轉職,但先前累積的經驗與專業就得打掉重來了。我的建議是,盡可能往右側的工作機會挪移轉職。
右下角相對來說其實是大多數不具專業的求職者應該仔細研究的領域。為什麼呢?重點還是在於機會多,就意味著你可以輕易離開一份覺得環境不理想的工作,換到另一家條件更好的公司去,即便收入未必能增加,但也許在環境與管理上都改善很多,就可以讓自己有餘裕學習與成長。
此外,也因為職缺數量多,往往就會有明確的優劣差異,例如保全警衛可能平均而言收入不高,但是像是豪宅警衛、金融業保全,收入卻並不差,仍然有向上挑戰收入的機會存在。
十年之後的現在,以及三大轉職策略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十年後(2023 年)的現在情況有什麼變化吧?先從大架構來看,其實從同一個數據來源來觀察,過去十年的收入都有明顯的拉升,最低從 2.7 萬元提高為 3.4 萬元,中間兩軸交叉處也從 3.9 萬元提高為 4.5 萬元。
此外,職缺數量也增加了不少,或許也能顯現出目前台灣職場的缺工狀態的確存在,即便最少工作需求的文字編譯、生技研發,仍然每人有 1.6 個職缺和 1.8 個職缺,保全警衛更是高到每人有 80 個職缺。

出處:104 人力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