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究 2023/03/02 會員免費

從台積電的創業簡報與募資簡報,看張忠謀如何創新半導體的商業模式?

張忠謀是怎麼創辦台積電的呢?又是怎麼想辦法跟投資人拿到資金的呢?在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台積創新館」,裡面除了有台積電的介紹以外,也展示了創業簡報「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簡報」和募資簡報「TSMC公司投資建議」兩份歷史文件,讓大家可以一窺究竟。

李柏鋒 IMG_20200907_134842.jpeg
Photo Credit:台積創新館

《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梳理台積電初期創立的歷史與當時政府的支持,表示台積電的創立,是半導體產業的古騰堡時刻。這是什麼意思呢?

德國發明家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完成《古騰堡聖經》,讓知識的傳播得以普及。而張忠謀創辦了台積電,承諾:「台積電永遠不會設計晶片,只專注於製造晶片。台積電不與客戶競爭,只要客戶成功,台積電就會成功。」這麼一來,創業者只要設計晶片,再也不需要苦惱要砸大錢蓋晶圓廠才能製造晶片,更不必擔心代工廠就是自己的競爭者,委託代工可能就洩漏了商業機密。換句話說,台積電的存在,催生了無數的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

那麼,張忠謀是怎麼創辦台積電的呢?又是怎麼想辦法跟投資人拿到資金的呢?在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台積創新館」,裡面除了有台積電的介紹以外,也展示了「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簡報」和「TSMC 公司投資建議」兩份歷史文件,讓大家可以一窺究竟。本文將一一解析給大家了解。

《商益》攝

台積創新館

出處:台積創新館

台積電創業簡報: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簡報(1985年)

出處:台積創新館

台積電募資簡報:TSMC公司投資建議(1986年)

台積電創業簡報: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簡報

張忠謀被當時的政務委員李國鼎從美國邀請來台灣打造「高科技產業」,而當時張忠謀在德儀就已經有「晶圓代工」的想法,只是不被認可,而台灣也同樣有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分離的想法,在擬定方向上其實沒有太大的爭議,其實困難的地方在於募資,這也是為什麼還會額外有一份募資簡報,後面我們會再介紹。

方向確定後,張忠謀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份創業簡報,向行政院長俞國華報告,主題是「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簡報」。所謂的超大型積體電路(Very-Large-Scale Integration,縮寫:VLSI),不要想成是尺寸「很大」的東西,其實就是把一大堆非常複雜的電路,設計在非常小的晶片上,像是我們電腦上用的 CPU 就是一種「超大型積體電路」,但其實尺寸就跟一片餅乾差不多而已。「超大型」指的是裡面集成的電路規模很龐大,例如 Apple 的 M2 晶片,以台積電強化後的第二代 5 奈米製程技術打造,一顆晶片上有 200 億個電晶體。

台積電創業簡報: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簡報(1985年)

這份簡報的大綱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世界 VLSI 產業的介紹,中華民國產業的情況,以及張忠謀提出的建議,整份簡報一共有八頁。

發展 VLSI 簡報

張忠謀先提到了 VLSI 是一個重要的基本產業,對未來數十年社會經濟發展將會有深遠的影響。這份簡報是在 1985 年提出的,距離現在已經有 38 年了,但張忠謀當時的判斷其實是相當正確的。如果我們現在想提議一個產業或技術在未來數十年會有深遠影響,會是什麼呢?人工智慧?區塊鏈?

雖然 VLSI 很重要,但張忠謀也提到了所需要投資的財力或人力都非常可觀,在財力上就需要數億美元,這對當時的台灣是相當大的一筆錢,而且還只是一個起點。

更關鍵的是人力的質與量,張忠謀認為一間 VLSI 的大公司需要學士以上的工程師數千位,博士百位以上,但即便如此,每一家公司往往也只能專長於整個產業的一部分產品。其實這樣的觀察也同樣精準,晶片設計、製造、封測,幾乎已經是不同的專業了,即便是設計,通訊晶片、處理器、顯示晶片,也都有所區別,這就是為什麼半導體會是一個「產業鏈」,而台灣剛好很幸運在這個產業鏈上的各個角色,都有企業在努力耕耘,因此構成了一個難以取代的「生態系」。

世界 VLSI 工業概述

然而張忠謀也提到了隱憂,許多國家和企業都知道 VLSI 的重要性,紛紛投資而造成這個產業的高度競爭,結果造成過低甚至是負數的投資報酬率,其實這個情況在歷經了 38 年之後也沒有什麼改變。

張忠謀也回顧了當時的十年歷史,提到 1976-1979 的景氣擴張、1980-1982 的景氣衰退、1983-1984 的景氣擴張,以及 1985 的市場崩潰。換句話說,張忠謀在創辦台積電時,正好是市場最糟糕的時候,而且他也很坦白的說所需要的投資會大幅增加,但投資報酬率卻可能不夠讓人滿意,而且未來十年情形可能更壞。

繼續閱讀會員專屬內容
即刻獲得金融投資、生活理財、商管分析全方位獨家內容
立即註冊免費觀看
已是會員?登入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