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增加對台供應鏈訂單 降低對中國依賴
蘋果(Apple)供應鏈布局備受關注,國外科技網站 9to5Mac 科技記者日前報導分析,蘋果正在增加對台灣供應鏈廠商訂單,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已有根據且將更明朗。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商益獲授權轉載。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日前在個人推特(Twitter)貼文指出,台灣先進光成為蘋果平板電腦 iPad 新鏡頭供應商,預估今年下半年開始供貨 iPad 所需 4P 鏡頭,而先進光目前是蘋果 Mac 電腦最大鏡頭供應商。
郭明錤分析,先進光有機會依循中國舜宇光學在蘋果鏡頭供應鏈的成長模式,未來有機會取得 iPhone 訂單。
這則訊息引起國外科技網站 9to5Mac 的巴西籍科技記者艾斯波西多(Filipe Espósito)重視,他日前撰文分析,長期來看,蘋果有意透過增加對台灣供應鏈的訂單,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且逐步地,蘋果正在將供應鏈產線轉移至中國以外其他國家。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日前在蘋果財報線上發布會中指出,印度將成為蘋果的「主要焦點」。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蘋果正希望將印度作為替代中國的生產基地和成長來源。
Filipe Espósito 以彭博(Bloomberg)報導為例指出,蘋果供應商之一捷普(Jabil)在印度據點傳出將為蘋果耳機 AirPods 生產零組件,此外 CNBC 先前也報導蘋果有意在印度生產 iPad 產品,加上郭明錤先前也指出蘋果已將部分 Apple Watch 產線移往越南,這些都意味蘋果轉移供應鏈產線至中國以外,並非空穴來風。
Filipe Espósito 表示,中國從 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實施嚴格的封控和管制措施,使得在中國的許多工廠關門期間拉長,衝擊蘋果供應鏈出貨;此外,中國與台灣之間政治緊張態勢,也威脅電子產品零組件供應。
不過 Filipe Espósito 指出,蘋果不可能切斷對中國的完全依賴,但考量過去 2 年許多供應鏈廠商受到中國疫情封控影響,蘋果規劃分散供應鏈,是有根據且將更明朗。
蘋果日前公布財報並回應法人提問表示,蘋果在全球各地布局生產據點,其中關鍵零組件來自全球不同國家,iPhone 最終組裝據點主要在 3 個國家。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蘋果營收與EPS低於預期 Tim Cook:3個因素拉低本季營收
特斯拉將在印尼建超級工廠,年產100萬輛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