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縮短收款天數,為什麼呢?有這樣的本事嗎?透露出什麼經濟風險?
台積電將縮短收款天數,原本 45 天的廠商將會縮短為 30 天,台積電這個舉動代表什麼呢?是現金流不足嗎?是為了因應資本支出嗎?本文分析台積電縮短收現天數代表的意義。
前幾天科技業有一則新聞:「台積電將縮短收款天數,IC 設計廠證實從 30 天縮短至 15 天」,提到台積電從明年起,將要縮短對顧客的收款天數,原本 45 天的廠商將會縮短為 30 天,原本 30 天的則會縮短為 15 天,所以是統一縮短了15天。
為什麼台積電要縮短收款天數?
是現金流不足嗎?不太可能。
從台積電到 2022 Q1 的財報來看,台積電的現金水位有 1.1 兆台幣啊!佔總資產的 28%,是一個非常安全的比例。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怎麼會是現金流吃緊呢?
那是要留錢發放股利嗎?也不太是。
台積電 2022 Q1 發放出的股利現金才 710 億台幣左右,佔營業現金流不到 10%,怎麼會是主要考量呢?
還是為了利息?有可能,但其實影響不大。
我們可以來試算一下,當台積電將款項更早收回來,手上有更多現金可以用,就可以用這些現金來進行投資,而不是舉債,這當中可以省下多少利息呢?
台積電的財報有提到,利息資本化(花在資本上的資金利息)的利率 0.56%-2.64%,以平均1.6%,以及去年一年的營收來很粗略地算,台積電去年一年營收是1.5兆元。
1.5 兆 x 1.6% / (365 * 15) = 10億 !
光是利息一年就差了 10 億元,已經是一家中型公司的年營收了,而且這是去年的數字,今年的營收增加,加上通膨帶來的升息,利息成本也可能上升,所以差別應該更大。
假設營收成長 20%,利息從 1.6% 升到 2%,整年的利息支出會增加為 15 億元左右,雖然這跟台積電龐大的營收比起來,依舊佔不大的比例,但面對升息的預期,能減少資金成本,依然可能是一項考量。重點是,台積電有本錢這麼做。
那是為了因應資本支出嗎?有可能!
從台積電的現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來,由於台積電近幾年來積極的擴張策略,資本支出持續上升,在 2020 年,台積電的投資現金流量(拿去投資資產的錢)大約是支出 5,057 億,佔營業現金流量(賺來的錢)61%,2021 年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為 8,364 億,佔營業現金流量的 75%,還是個安全的比例,但可以看出積極擴張的意圖,在這種狀況之下,手上能保有多一點現金,還是比較安全的。
同時也有看到台積電融資現金流(借來的錢)保持在低檔,甚至有負數(代表還錢),現金流的提高大多是賺來的,不是借來的,是用賺來的營收來支付營運和資本支出,而且拉高自由現金流的金額,這對於台積電的財務紀律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但保留更多現金,要的是量,縮短收款天數,看的是時間。因此,應該也不是主因。

來源:財報狗
縮短收現天數,篩選出財務穩定的好客戶
另外的可能是要篩選客戶,並且讓營收早點入袋為安,減少倒帳風險,畢竟台積電的財務紀律好,不代表他的客戶都這麼好,一些現金保留不夠的公司,面對市場突然的急凍,營收進不來,但帳款還是要付、利息還是要繳,很有可能軋不過來就倒帳了。
而即便台積電自己的財務紀律好,萬一太多客戶倒帳,也是會被牽連到的,畢竟前面提到台積電近年來資本支出規模相當大,與其說台積電在刁難客戶,其實更像是在保護自己。
其實對於財務穩健的好客戶來說,現金流問題本來就比較小,因此縮短收現天數可能是一個比漲價更能篩選出好客戶的方法,因為漲價行為可能會逼一些急著要晶片的客戶出高價搶產能,但其實也讓這些客戶在財務上面臨更大的風險,而最終風險有可能又擴散回台積電自己身上。
更棒的是,縮短收限天數還能減少顧客的 over-booking (超額預訂)等行為,因為這好像在對客戶說:「你確定要下這麼多,催這麼緊?那要先準備夠多的現金喔!」,讓對方可以更審慎考慮,調配產能給最有需要的人,同時也協助客戶在目前經濟面臨衰退、央行緊縮資金的不利環境下,想跟台積電做生意,就得讓自己的財務紀律變得更好才行。
台積電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議價能力?
以 B2B 的上游廠商而言,要求帳期 30 天甚至是 15 天,是非常低的水準。但是在台積電的財報上有看到一個項目:暫收客戶款。

台積電 2022 Q1 財報,單位:千元台幣
這是什麼意思呢?
是廠商先付錢排隊搶產能啊!在這項政策之前,在某些製程上,廠商還沒有收到貨,就先付錢給台積電,台積電才會按照生產排程給貨,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台積電非常有本事可以做出這樣的要求。
雖然台積電目前仍然強勁成長,但還是可以看出台積電正嘗試在市場需求放緩之下,開始調整為「安全擴張」的策略。保留現金、縮短收現天數、減少資金成本,這都是企業在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時,比較安全的做法。
從毛利率也可以看得出來,在這樣的市場景況之下,台積電的毛利率依舊持續成長,除了匯率的影響以外,可能代表高毛利的製程銷售更好、對客戶的議價能力提高,或是生產端的稼動率提升、良率提升等等,這些都是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指標。
即使在現在的市場狀況下,股價表現可能受影響,但台積電穩健地一邊增加資本支出,強化核心競爭力,也一邊增加手上的現金,是有遠見、有紀律的企業!
核稿編輯:陳涵書
《商益》是一個新成立的財經商業媒體,相信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