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 2022/06/16

【快訊】央行決議升息半碼,重貼現率 1.5%

中央銀行宣布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重貼現率為 1.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本次升息是很艱難的決定。升息對企業與勞工來說負擔過大,但有通膨問題又不得不升息。

陳涵書
Photo Credit: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今日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發佈新聞稿宣布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央行指出,縱觀國內外金融情勢,考量國際商品價格持續走高,國內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物價漲幅將持續居高,且國內疫情嚴峻,干擾內需服務業復甦步調,也抑制了民間的消費動能。

央行全體理事一致同意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新台幣存款準備率提升 1 碼(0.25%)。自今年 6 月 17 日起,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 0.125%,分別由年息 1.375%、1.75% 及 3.625% 調整為 1.5%、1.875% 及 3.75%。

美聯準會升息 3 碼,為什麼台灣央行只升息半碼?

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會後記者會說明,由於糧食與原油進口成本提高,天候影響農產品產量,今年 1~5 月平均 CPI 年增率為 3.04%,核心 CPI 年增率則為 2.42%,預期國內持續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

且台灣多數企業與勞工受疫情影響多有負債,而薪資成長低緩,若升息幅度較大,將加重弱勢企業與勞工貸款利息負擔,因此本次升息幅度較為和緩。

本次存款準備率調升 1 碼,為抑制通膨預期心理,宣示央行持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立場。重要的是,紓困與政策性貸款利率會連結存款利率,調幅不宜過大。因此調升存款準備率 1 碼,可拉長銀行資金的存放期間,降低貨幣數量的流動性,有助物價穩定。

央行未來也會連續升息嗎?

楊金龍說明,美國在疫情爆發時短期內調降 6 碼,即使今年 3 月、5 月、6 月分別升息 1、2、3 碼,這樣急劇的升息,依然沒有回到 2019 年 2.5% 的水準,聯準會的利率甚至要超過 2.5% 的水準以控制通膨。但是台灣在疫情爆發時僅降息 1 碼,現在升息回去的幅度也不會太高。

台灣雖然也有通膨,但是沒有像美國那麼高(5 月通膨率 8.6%)。美國的通膨來自供給面與需求面的失衡(需求大於供給),但台灣的通膨主要受到供給面的影響。楊金龍指出,到今年底之前,央行還是會站穩緊縮的立場。

在記者會中,楊金龍表示本次的升息是很艱難的決定。內需產業受疫情影響,升息對企業與勞工來說負擔過大,但有通膨問題不得不升息,同時要照顧內需產業,因而本次決議政策利率升息半碼。

商益製作,數據來源:中央銀行

台灣也會跟美國一樣設定中性利率嗎?

楊金龍表示中性利率水準是很難預估的,這個利率必須能讓國內就業最大化,同時維持物價穩定。聯準會的中性利率目標在 2~2.5% 之間,但近期又把中性利率調到 3% 以上。

然而,台灣是小而開放的經濟體,除了利率還有匯率因素要考量,由於匯率的波動很頻繁,要估算一個中性利率是不容易的。

本次央行會議重點整理

《商益》主編李柏鋒整理本次會議重點如下:

  1. 「價」的控制:因為疫情,台灣服務業太慘了,不能升息到一碼,否則會完蛋,只好升個半碼,意思意思表示一下,以免通膨的預期心理讓物價持續上升。預期心理就是市場認為物價會上漲,於是物價就真的自我應驗而上漲了。這是「價」的控制,利率其實就是資金成本。
  2. 「量」的控制:但也的確是有通膨,所以改用存款準備率的調升來鎖住資金,預估0.25% 可以吸收 1,200 億,這是之前比較少拿出來用的手段。檢視下方表格,等於是讓銀行把錢鎖在央行。這是「量」的控制,降低貨幣的流動性,尤其是放款的規模,希望可以控制住物價。
  3. 匯率:至於匯率,央行覺得觀察目前台幣的貶值,對 CPI、GDP 都沒什麼影響,實際上對匯率的影響來自外資賣台股。看來央行是會稍微放手讓台幣再貶一段,央行的試算是以全年平均對美元匯率在 29.5,但這樣的均價是在下半年匯率大約是 30.18 新台幣兌 1美元。30.18 這算是央行沒明說,但可能會很關鍵的價位。

中央銀行

 

 

核稿編輯:李柏鋒

《商益》是一個新成立的財經商業媒體,相信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訂閱 Substack 電子報。

原始出處:
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新聞稿

延伸閱讀:
美國聯準會決議升息3碼,預期年底利率 3.4%
Coinbase 執行長的裁員聲明:為渡過經濟衰退 ,必須裁 18% 員工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